左宝贵 – 女娲导航

左宝贵

左宝贵是清朝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幼年家贫,父母早丧,孤无所依,后被迫携两弟投效江南军营,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左宝贵是爱国将领,同时也是个回族穆斯林,在做官之后多次捐建清真寺,主要修复地方村清真寺,前后计有700两银子。东北、江南等地清真寺也得到他热情捐助,受到父老乡亲赞扬。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民族英雄左宝贵吗?

左宝贵——清朝末年著名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左宝贵生平介绍

早期经历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省费县地方镇(今平邑县地方镇)人。1837年10月18日生于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父名世荣,母杨氏,皆早年逝世。他孤无所依,又没有家产来维持基本的生活,不得不与其二弟左宝贤、三弟左宝清依附鳏叔左世宏生活,饱尝了人间疾苦。稍长,因得罪本村恶少不得不背井离乡,靠摆地摊当皮匠挣钱糊口,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1856年,左宝贵因打伤缝马靴不给钱的官兵,被迫携两弟投效江南军营,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856年,隶江南大营,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1865年,从僧格林沁讨伐捻军起义。1868年,补天津镇游击。捻军失败,以功晋参将,并赏加副将衔。1872年,奉檄往热河朝阳剿办“马贼”,积功以副将尽先补用,并赏加总兵衔。1875年,率部从刑部尚书崇实赴奉、吉两省查办案件,诏以总兵记名简放,赐镪色巴图鲁勇号。自是以客军驻防奉天。1880年,奉命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张。因治军严肃,先后经将军庆裕、大学士李鸿章以“勤明忠实,骁果耐劳,晓畅军事,谋勇兼优”入奏,得旨以提督总兵记名简放。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驻奉天。

左宝贵驻军奉天20年,不仅“晓畅兵事,谋勇兼优”,而且热心地方公益事业,重视教育,设义学数处。还设立赈灾粥厂、同善堂、栖流所等慈善机构。

1891年秋,因参加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教起义()有功,赏穿黄马褂,并赏给头品顶戴。1894年,因慈禧太后60寿典,赏戴双眼花翎。

进军平壤

甲午战争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鲜事急。清廷令左宝贵率兵入朝,进驻平壤。7月20日,左宝贵率军由奉天出发,29日到达九连城,他以平壤米价较廉,将饷银全行解去,想用钱在当地购入米粮,保证军粮供应。又派人回奉天取回冬季衣物,以安定军心,并作持久战的准备。1894年8月6日到平壤。与左宝贵同时奉檄到平壤的还有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练军等四支部队,计29营13000余人。史称四大军入朝。

四大军入朝后,清朝中国中央政府的帝后两党在攻守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光绪帝谕令入朝各军“星夜前进,直抵汉城”,“迅图进剿,先发制人”;李鸿章却主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若进攻汉城,“必须添卒3万人,步步稳慎,乃可图功”。在攻守问题上,左宝贵坚决主张主动进攻。8月初,他曾与众将商议南下进剿,以便与先期进驻牙山的叶志超、聂士成部南北配合,夹击日军。旋接盛宣怀电,知牙山叶志超部已于成欢战败,北退平壤。由于南北夹击之势已失,南进之议遂止。8月下旬,叶志超率残部到达平壤,他饰败为胜,虚报战功,被任命为驻平壤诸军总统。败将升官,“一军皆惊”。叶志超为人庸劣无能,怯懦畏敌,毫无抗敌决心,对平壤战守漫无布置,诸将不服调遣。这样,夙伏威望的左宝贵成为了实际上的平壤诸军总统。[4]

激战日军

1894年9月4日,左宝贵向距平壤东北约40公里的成川派出骑探,侦知日军已分路向平壤围攻,兵力分散,每路日军兵力均较单薄。7日,左宝贵集合马步15营计7000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平壤南中和、黄州方向出击,以3000人北进向元山方向出击,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军一路,以收各个击破之效。这一主张得到诸将赞同。“各统领奋勇争先,均挑八成队,前赴中和”。7日晚,向元山方向出击的部队已达江东县,8日晨,南进部队也已出发。这时叶志超突探闻另路日军已进入成川,平壤后路吃紧,急将南北出击部队调回,放弃了主动进攻敌人的有利战机。关于这一点,日本军事评论家誉田甚八曾认为:清军集中兵力出击的“计划果能成功否,不能断定,但若实施之,则使当时分离日军之行动 ,不能在同一时期出现在平壤城下,因是至少可缓平壤陷落之期。当时日军包围攻击运动,殊为危险,若清军正当行动,拒止一方,向他方举首力转取攻势,则可得逐次各个击破之机会。然清将不能取如斯果敢之策及其军队缺乏移动性,遂唯见其实施之端绪,未见遂行。其南下邀击之顿挫,实清军之不幸也”。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连日本军人也为中国军人未能实现主动出击,丧失对日军各个击破的有利战机表示惋惜。

进攻平壤的日军前后到达平壤外围。14日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少数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见日军来势汹汹,主张弃城逃走。左宝贵十分气愤,怒骂道:你们这些人要是怕死的话可以自行离去,此城就是我的墓冢”,坚决表示了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当晚,叶志超召集诸将会议,想要退守瑷州。当时诸将依违参半,唯左宝贵力言:“敌人悬军而来,正宜出奇兵痛击,让他来而无返,不敢再正视中原。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年消耗金钱数百万,正是为了今天,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较”。慷慨直陈,力持异议,再次坚决反对弃城逃跑,并密令亲兵监视叶志超以防其逃遁。于是叶志超的威信全无,其号令不行。

为表示死守平壤决心,在战斗打响前,左宝贵遵守回族礼仪,先期沐浴,誓临阵死节,会战期迫,左宝贵翎顶辉煌身先士卒。有人劝其脱去翎顶,免为众矢之的,左宝贵说:我穿朝服,是想要士卒知道我身先士卒,这样他们就能前赴后继了,敌人注目我有什么好害怕的!”最终也没有脱去翎顶。

平壤战役

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平壤保卫战开始打响,左宝贵率奉军防守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

日军虽然从南、西南、北等几个方面同时向平壤发起进攻,但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是其主攻方向。其他方面仅是佯攻,目的为吸引清军注意,以便于北面的进攻。

进攻平壤北面一线的日军是第五师团的朔宁支队和第三师团的元山支队,兵力占进攻平壤日军的三分之一以上,因而是平壤保卫战最激烈的战场。

守卫平壤的清军在玄武门外筑垒五处,分两重。内重牡丹台,牡丹台外重自东北向西北方向沿丘陵构筑外垒四处。1894年9月15日5时5分开始,日本元山支队集中炮火向牡丹台外侧西北方两个堡垒开始了猛烈炮击,以掩护步兵冲锋。守卫堡垒的清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左宝贵亲自到城上指挥,清军奋力抵抗,日军死伤无数。日军在军官的督战下,拼死突进。6时20分左右,战斗益趋激烈。元山支队为了打开突破口,集中全部炮火向西北最外一垒猛轰。堡垒被毁,守垒清军被迫于6时50分撤退。不久,第二垒也在日军炮火环攻下失守。7时15分元山支队占领玄武门外西北外侧二垒后,按既定部署直抵牡丹台下。

在元山支队进攻西北二垒的同时,朔宁支队也向牡丹台外东北方向的两个清军堡垒发起进攻。日军首先以两个中队的兵力在旅团副官桂大尉的指挥下,向最东北方外侧的堡垒发起猛冲。清军凭垒拒守,以连发毛瑟枪进行还击。击伤敌指挥官桂大尉和两个中队长小仓中尉和本间中尉。但日军在炮火支援下连续发起猛冲,战至7时半左右,清军不支,终于弃守东北方的外一垒。这样余下的外重最后一个堡垒,便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日军集中全部炮火向外重最后一个堡垒倾泻,山炮榴霰弹频频在垒上爆炸。但清军“仍坚阵应战”,一直坚持到8时才最后撤出堡垒。至此,从外侧掩护牡丹台的清军四处堡垒,全部落于日军之手。日军元山支队与朔宁支队会合,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抄牡丹台,开始对牡丹台守军“三面合击”。牡丹台是平壤玄武门外的一个制高点,据全城形胜。牡丹台失守全城将遭到威胁。日军早已注目此地,企图一举攻占。因此,在占领外围堡垒后,立即立炮于垒上,用排炮集中向牡丹台守军轰发。守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凭险据守,“以全力持之”,用速射炮向进攻之敌步兵迅猛还击,日军步兵在清军强大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无法前进,“战斗颇为困难”。为了援助步兵冲锋,日军集中元山、朔宁两个支队的全部炮火专注牡丹台垒排轰。牡丹台外城连中数发榴霰弹,堡垒胸墙被毁,速射炮也被击坏,士兵伤亡甚重。日军乘势发起冲锋,蚁附而上。在日军步炮夹攻下,牡丹台垒最终陷落。

壮烈牺牲

正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于是穿上御赐衣冠,登陴督战,往来观察指挥。营官杨某见城上危险,欲挽左宝贵下城躲避,左宝贵将其推开,并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部下感奋,拼死抗御,给予日军以重大杀伤。正酣战间,忽一炮弹飞来,将清军火炮击碎,弹片击穿左宝贵肋下。左宝贵负伤不退,裹创再战,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中弹扑地,将士赶去看时,左宝贵的身体已被炮弹击穿。当时尚能说话,下城后陨殁。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

左宝贵牺牲后,奉军失去主帅,无人指挥,日军乘势占领了玄武门。营官杨建胜挟左宝贵欲自玄武门冲出,可是日军已进城,“塞满街巷,杨某亦死乱军中。”两人忠骸,均不知下落。

左宝贵在平壤战死后,尸骨无存,清军将士冒着炮火硝烟,只觅得他的一领血衣和一只朝靴,从平壤护送回淮安。左夫人陶氏及其亲属,遵奉朝廷旌表和按照回族葬礼,在河下墓地为他举行衣物下葬仪式,并建造了“左忠壮公祠”。全城老幼妇孺,人人掩面恸哭,对这位抗日民族英雄表示深切的哀悼。

左宝贵牺牲的消息传到北京,光绪帝给予他“太子少保。谥忠壮,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等封号,将其事迹交付国史馆立传,让其生前立功省份建立专祠,以褒扬忠烈。

民族英雄左宝贵人物介绍

左宝贵(1837—1894年),字冠廷,回族。清朝爱国将领。其先祖于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年)由山东齐河县迁到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因父母早年去世,左宝贵兄弟三人孤苦无依,只有流落街头,饱尝人间的辛酸苦楚。坎坷的生活磨炼他英武刚毅的性格,后来,他毅然带领弟弟左宝贤、左宝清背井离乡,闯荡江湖。

19岁时,为生活所迫,他参加了清军。此后,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捻军的战争,历任守备、千总、都司、游击、参将等职。

左宝贵治军严明,重视人才,功不吝赏,罚不私刑,并十分关怀部属,在军中与士兵同甘共苦,因此,部属都拥戴他。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左宝贵是个难得的将才,以“勤明忠实,骁勇耐劳,晓畅兵事,谋勇兼优”评语上奏,朝廷下诏左宝贵为提督。光绪十五年(1889年),补授广东高州总兵,仍留奉天统领练军。后又以功赏穿黄马褂,加头品顶戴,并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十三年(1874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宝贵一直驻奉天(今辽宁沈阳市)。他在奉天扶弱济贫,热心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并关心地方公益事业,在防区设立了栖流所、育婴堂、中痘局、同善堂等慈善机构。县治四周的道路、桥梁,多为他捐款修筑。每遇洪水灾害,就督军抢救,赈济灾民。为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恢复和发展及安定民众生活,做出许多贡献。

光绪二十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左宝贵奉命于六月二十三日率部赴平壤。行军途中,他获悉日本海军袭击了中国运兵船舰,日本陆军已在朝鲜展开全面攻势,于是下令将设在九连城的全部粮饷解往平壤,以便在当地购买粮食供应军需,并派人回奉天取冬衣,做好长期战斗准备。但待他赶到平壤时,日军已大举增兵,并以优势兵力展开进攻。被朝廷任命为平壤各军总统的直隶总督叶志超,拟弃城北走,左宝贵怒不可遏,虽对叶志超进行斥责,终未能说服叶志超改变消极的防御方针。八月十五日(公历9月14日),日军17000余人合围平壤,第二天发起总攻。左宝贵率奉军三营1500余人亲守平壤城北玄武门。十六日清晨,日军分兵两路猛攻牡丹台,在重炮轰击下,牡丹台失守。在激战中,他中弹负伤,仍指挥战斗。不幸又被炮弹击中左胸,壮烈牺牲。

左宝贵血战平壤,威武不屈的英雄行为,连日本侵略者也为之感叹,说这是:“三千年来赫然磅礴于东洋的固有武士精神。”在国内,左宝贵生前所住的地方,人民纷纷为他建造专祠,寄托哀思。清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陵墓,并令国史馆立传,留名青史。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谥曰“忠壮”。

民族英雄左宝贵决死平壤城头的大清提督

人物小传:左宝贵,(1837年-1894年)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曾参与镇压过太平军、捻军和东北伐木工人、挖金工人、东荒教民起义。清政府先后奖给其六品军功,颁赏奖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赐予铿色巴图鲁勇号,赏穿黄马褂,头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封建威将军。

甲午战绩: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援朝,战死朝鲜,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战死的第一人。光绪帝给予他“太子少保”头衔。

当牡丹台阵地丢失后,五十八岁的左宝贵便换上御赐衣冠,出现在了炮声震天、血肉横飞的平壤城头。他不会不知道,醒目的装束,必将会使得自己成为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但他“知势已瓦解,志必死”,因此推开了试图将他拉下城头的亲随。这是1894年9月15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和日军在平壤最后对决的前一刻。

一、中日两国的上一次交手,是在400多年前的“万历朝鲜之役”。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派兵登陆朝鲜,企图以此为跳板,“奉天皇定都于北京”。然后,大明出兵朝鲜,击败日军,丰臣秀吉抑郁而死。

400年后,世易时移,在19世纪后半期这“世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与中国遭列强炮舰轰开国门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迅速走向近代化,国力蒸蒸日上。而后,资源匮乏的日本迅速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战略”,以朝鲜为跳板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东亚大陆。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

这不再是“天朝上国”惩罚番夷的作战,而是日薄西山的老大帝国被新兴近代国家逼迫到悬崖边而进行的战略决战,它关乎两个国家的百年国运,无论谁战败,都将沉沦谷底难以翻身。

然而,相对于日本战役思路的清晰、坚决,清政府从一开始就处处被动。:先是在牙山遭日军海陆两路偷袭,前线清军叶志超、聂士成等部被迫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

正是在朝鲜形势日趋严峻的时候,左宝贵与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丰升阿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练军等四支部队,计29营13000余人等奉调入朝。

二、入朝前,左宝贵或许不曾想到这一去再难回头的结局。从1856年投江南军营起,38年来,他从江南大营的普通士兵开始,先后与太平军、捻军交手、也打过东北马匪等各色武装,同时积攒军功一路升迁,直到因为“勤明忠实,骁果耐劳,晓畅军事,谋勇兼优”,而北提拔为记名提督总兵,可谓身经百战。

但这一次,他的命运注定凶险。大战在即,清廷中枢在具体战略上却始终分歧严重举棋不定:光绪帝谕令入朝各军“星夜前进,直抵汉城”,“迅图进剿,先发制人”;李鸿章却主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若进攻汉城,“必须添卒3万人,步步稳慎,乃可图功”。

在前线诸将中,左宝贵则是坚决主张主动进攻的。8月初,他曾与众将商议南下进剿,以便与先期进驻牙山的叶志超、聂士成部南北配合,夹击日军。但当叶部在牙山战败,这个战役构想转眼落空。

8月下旬,叶志超率残部到达平壤,竟然“饰败为胜,虚报战功”,于是被任命为驻平壤诸军总统。叶志超虽然是李鸿章的亲信,但败将升官,“一军皆惊”,导致诸将都不服调遣,于是,“夙伏威望”的老将左宝贵,便成为了实际上的平壤诸军总统。

9月4日,左宝贵侦知日军已分路向平壤围攻,兵力分散,每路日军兵力均较单薄,于是左宝贵决定再次主动出击。7日,左宝贵集合马步15营计7000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平壤南中和、黄州方向出击,以3000人北进向元山方向出击,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军一路,以收各个击破之效。

这一主张得到诸将赞同。“各统领奋勇争先,均挑八成队,前赴中和”。正在此时,叶志超忽然得知另一路日军已进入成川、平壤后路吃紧,于是连忙将南北出击部队调回,清军主动进攻的构想再度落空。

关于这一未竟构想的成败,日本军事评论家誉田甚八认为,不能说这个想法一定能够保证清军取得战役胜利,但“至少可缓平壤陷落之期”。但清军最终毫无建树地缩回了平壤城中,坐等日军围城,“实清军之不幸也”。

三、朝鲜战事至此,清军只能困守平壤、坐以待毙。14日,日军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叶志超等部分将领主张弃城而走,左宝贵怒骂道:“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决心与平壤共存亡。

当晚,叶志超再次召集诸将会议,再次提出弃城退守。诸将意见不一,仍然是左宝贵慷慨陈词:“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年消耗金钱数百万,正是为了今天,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较。”随后,左宝贵密令亲兵监视叶志超以防其逃遁。

9 月15日凌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平壤保卫战打响。左宝贵率奉军负责防守平壤城东北和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

牡丹门,平壤玄武门外的一个制高点,据全城形胜。牡丹台失守全城将遭到威胁。因此这里成了日军的主攻方向,其三分之一多兵力投入在此,乃是平壤保卫战的主战场。

为表示死守的平壤决心,在战斗打响前,左宝贵按照回族礼仪,先期沐浴,决心临阵死节。他甚至不肯摘去帽顶上的花翎,有人劝其脱去翎顶,以免太过醒目而成为日军的重点打击目标。但左宝贵毫不畏惧。他说,这是为了让士卒知道诸将身先士卒,这样他们就能前赴后继了。于是最终也没有脱去翎顶。

四、清军在玄武门外修筑了五处堡垒,内重牡丹台,牡丹台以外自东北向西北方沿丘陵构筑外垒四处。从15日凌晨5时5分开始,日军第五师团元山支队首先集中炮火轰击牡丹台外侧西北方两个堡垒,以掩护步兵冲锋。

守卫堡垒的清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一书记载,“宝贵自至城上指挥,我军力御之,倭人死伤无数。”

到6 时20分左右,战斗进入白热化,“此际彼我之枪炮声最为炽盛,硝烟与朝雾相混,几乎咫尺莫辨。”(川崎三郎:《日清陆战史》卷三,第128页)

这时,元山支队为了打开突破口,集中全部炮火向西北最外一垒猛轰。堡垒被毁,守垒清军被迫于6时50分撤退。不久,第二垒也在日军炮火环攻下失守。7时15分,元山支队占领玄武门外西北外侧二垒后,按既定部署直抵牡丹台下。

在元山支队进攻西北二垒的同时,日军另一支主攻部队朔宁支队,也向牡丹台外东北方向的两个清军堡垒发起进攻。清军则凭垒拒守,以连发毛瑟枪进行还击,还击伤了敌指挥官桂大尉和两个中队。但日军在炮火支援下连续发起猛冲,战至7时半左右,清军终于不支,弃守东北方的外一垒。

然后,日军集中全部炮火,向孤立于外重的最后一个堡垒倾泻,山炮榴霰弹频频在垒上爆炸。8时,牡丹台外围全部宣告失守。然后,日军元山支队与朔宁支队会合,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抄牡丹台,开始对牡丹台守军“三面合击”。

但守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凭险据守,“以全力持之”,用速射炮打得日军伤亡惨重,无法前进。而后,日军从外围“立炮于垒上”,用排炮集中向牡丹台守军轰击。打坏了速射炮。随之日军乘势发起冲锋、步炮夹攻下,牡丹台垒最终陷落。

五、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左宝贵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营官杨建胜见城上危险,想把穿着御赐衣冠的左宝贵拉下城去躲避,却被他一把推开。

然后,左宝贵亲自点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此举大大激励了清军士气。酣战间,忽一炮弹飞来,将清军火炮击碎,弹片击穿左宝贵肋下。左宝贵负伤不退,裹创再战,血染征衣。

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中弹扑地,“将士趋视之,已洞胫矣”——炮弹打穿了他的肢体。史载,被抬下城时,左宝贵还能说话,但下城后不久就伤重身亡,就此悲壮地终结了三十八年戎马生涯,是为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

左宝贵牺牲后,奉军失去主帅,无人指挥,日军乘势占领了玄武门。营官杨建胜挟左宝贵尸体欲自玄武门冲出,但是日军已进城,“塞满街巷,杨某也死乱军中。”两人尸骸都不知下落,清军将士只觅得左宝贵的一领血衣和一只朝靴,从平壤护送回其故乡淮安。

左宝贵身后备极哀荣,光绪帝“太子少保。谥忠壮,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等封号,还将其事迹交付国史馆立传、建立专祠以褒扬忠烈。

而在朝鲜,人们同样记得这位决死于平壤城头的中国大将。相传,1897年9月15日晚10点左右,有位叫林善华的朝鲜老人,在平壤七星门外看到“有个军人跨着白马,高挥着在暗淡中发着白光的军刀,向北方走去”。他认出那就是他曾见过的中国大将左宝贵。

然后,朝鲜就有了“雨夜七星门外左将军显圣”的故事。据说,每年9月15日,如果下雨的话,总可以看到骑白马的左宝贵英灵出没。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