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 – 女娲导航

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一般被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董海川吗?

拳师董海川——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拳师董海川生平事迹

一、生平事迹

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于他乡。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等等不一而足.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二、武术生涯

名手出冀中

董海川少时家贫,少年时在乡间曾习武术,后离开家乡,小时候,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

的堂兄董宪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向堂兄学习武技,二人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以武会友。董明魁身体健壮,力量惊人,两只胳膊长得也比一般人长,很多古书记载他的双臂“下垂过膝”。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明魁无法继续深造学业,他于是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对武功的钻研上,功夫不负苦心人,明魁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功底。

龙形游天下

26岁的董海川游吴越,过江皖,走巴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走之地包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名山大川,拜访各地高人隐士及武林高手。他到一处,访一处,学一处,常与人比手,验证所学。走过寒暑秋冬,气候在变,身边的景致也在变。北方的山粗犷,南方的山灵秀,北方的河奔放,南方的河蜿蜒……就像武术一样,北方的武术大开大合,南方的武术注重细节。董海川觉得,人的生命原本就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无法有归途的长路。

后来在盘山道长的传授下,董海川学会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单练及徒手器械。练完功,董海川便在山洞里打坐,即使闭着双眼,他依然可以感觉到穿梭在身边的午后的光线,听到清凉的风声,还有树叶落地的刷刷声。董海川接触到了《易经》,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易寒暑法则是把八卦中的八个符号,作为八个方位用于武术技击。

八年后,董海川艺成下山。从雄县开口的翻子门拳到南方道教的转天尊、八易寒暑掌法,这些都成了董海川之后创编八卦掌的基础。他在游历大山名川,遍访各派隐士高手过程中,通过学习、切磋,所吸收的一些技艺、招法,都成为之后八卦掌的生动素材。

大隐隐于宫

据记载,清朝当太监的大多出自两个原因,一是自幼家境贫寒,以太监作为谋生之路。二因犯有重罪,净身当差可免于一死。打抱不平杀害朝廷命官后董玉托在清廷总管内务府当差的朋友保举,董海川到王府当太监,一是可以把之前的命案勾销,同时也是因为,董海川始终没有忘记义军派他混入京城的重托。正在此时,董海川一个提气腾空,轻灵跃起数尺之高,如旋风旋转而下,落地无声。肃王当下赐他七品首领太监,取代沙回回任护院总管。(www.ngnvip.com)

拳师董海川八卦掌技击歌诀释义

据传,八卦掌师祖董海川当年传授八卦掌过程中曾留下一个技击歌诀:“八卦掌法用无边,未曾动手掌当先,上穿手百鸟朝凤,平穿手猛虎下山,转身走孤雁离群,进步掌似推泰山,闪开避脱身换形,借彼力顺水推船。”这首歌诀内涵深奥,深藏哲理,精辟揭示出八卦掌技击之大法,可谓字字藏玄机,句句是瑰宝。 

八卦掌技击之法大体有三:一日互进法。就是招来先解,然后还击。二日堵截法。势来截之,使之欲发不及,而遭到反击。三日脱身化影法。对手来时以步法变换。避实就虚,造成敌被我顺进而击之。此三法一法胜过一法,唯第三法最玄妙。将此三法与上述歌诀有机结合,可使八卦掌技击之法临阵用时产生理想之效果。 

歌诀第一句:“八卦掌法用无边。”八卦掌法何以“用无边”,其所指又是什么?《易经·系辞传上》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由于健而动而主始物,就是说宇宙间万物之生由乾这里开始。坤由于顺而静而主成物,万物最后在坤这里生成。八卦掌之掌法、体内阴阳之气、掌法刚柔之劲、步法虚实之势由乾开始“资始”,由坤来“生成”。在易卦来说,是乾坤二卦生成其余62卦;在自然界来说,是天地生成万物;在八卦掌的掌法来说,是天地阴阳之气生成八卦掌64势法和变化无穷的384掌法。这里有一个重点须掌握,就是重点不在于乾坤生成62卦或天地生成万物,而在于乾坤生成62卦或天地生成万物的过程中乾与坤、天与地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八卦掌势法里,重点不在于阴阳生成64势掌法或刚柔生成变化无穷的384掌法,而在于阴阳生成64掌法或刚柔生成384掌法的过程中阴与阳、刚与柔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重点是掌握生成变化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八卦掌法中的阴阳、刚柔、虚实可以转换而不能替代,关键是临敌时的转换过程。体内阴阳之气、掌法刚柔之劲是乾是天;步法或摆或扣,或虚或实是坤是地。 

八卦是天地生成而自然之产物,八卦掌是根据八卦之理顺其自然而形成的。是自然而然、合乎自然、顺其自然的产物,所以,“八卦掌法用无边”的“用无边”,不管他面对的是疾风暴雨,还是惊涛骇浪,都能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地应对而战胜之。因为它的变化是顺对手之劲、随对手之势而使对手翻跌。如甲、乙双方各出右脚站格斗式,乙进右步跟左步,出右拳击甲面部,甲出右掌顺乙冲拳之劲挂其右腕往右稍带,同时疾进左步落其右足后,左手臂顺势前穿至其胸前,同时左手臂往身后划圆,乙即可翻跌出去。格斗中取胜之法仍可变,挂其右腕同时还可出左直掌穿戳其肋或肋下章门穴,如乙右转身挥右臂防守,甲可顺其势出右掌朝其面部穿戳或推其前胸。八卦掌注重变卦,一动一变卦,卦中有卦。变中生变,临阵之变顺势而生,自然而然,不管对手用什么招数进攻,都有一个或几个招数应势而生而反击。技击中身法、掌法、步法的施展是按八卦掌合乎自然的技法规律进行的,条件反射在于神与意统帅。身随步翻,步随掌转,掌随身变,在拳风腿影、刀光剑影中闪展腾挪,虎啸龙吟。所以说:“八卦掌法用无边。” 

歌诀第二句:“未曾动手掌当先。”八卦掌迎敌以掌为先。以掌为用,以掌贯穿于技击之始终。“掌当先”,为—手臂前伸。直而不直,屈而不屈,手掌坐腕,肘尖坠地,膀根前探。后手臂屈肘环抱护肋,双手臂呈阴阳鱼状。大凡八卦掌人对敌时都是这样“掌当先”。此势易进易退,易守易攻,易变易化。前手臂为阳,后手臂为阴。前步为虚,后步为实。前掌为亦刚亦柔。后掌为亦柔亦刚。体内含阴阳转换之气,掌法含瞬变刚柔之劲,身法含拧旋腾挪之势,步法含轻灵虚实之法。头顶天脚人地,周身拧旋成一个随时待发的整体,一旦受到外来侵袭,便如火烧身般熊熊燃烧。既有惊涛骇浪不可阻挡之势,又有溪水涓涓缓流之形。“掌当先”为何有如此之势法呢?《易经-系辞传上》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即是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合于体内是阴阳之气,合于八卦掌法中乃为刚柔之劲。阴阳与刚柔既相同又不相同,形于体内为阴阳,达于双掌为刚柔。从气的角度看是阴阳,从质的角度看是刚柔。八卦掌之动与变,乃循着阴阳、刚柔的变化与转换而动而变,也就是说动则循着阴阳、刚柔的技法原理而应敌而攻防。“刚柔相推”,就是对手刚来我退而柔往,我刚进而对手退而以柔还。进攻时为刚为阳为进,而防守时为柔为阴为退,敌我进退往复不断,剐柔转换不断为“刚柔相推”,双方不断地有刚柔之变而又生出“而生变化”。易卦中“变化”二字与现在常语之“变化”一词既相同又不相同。今语之“变化”泛指甲事物变为乙事物,甲事态变为乙事态。易中“变化”二字虽亦有今语“变化”之义,但是它另有确定的含义。它指八卦掌于技击中由刚劲变为柔劲,又由柔劲变为刚劲的那个变化过程本身而言。技击中,八卦掌不但注重刚柔变化之果,更注重刚柔变化中的过程本身。所以,“未曾动手掌当先”所伸出的前手臂刚而不刚。柔而不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剐。轻灵敏捷;变中生变,化中有化;攻中寓守。守中含攻;不动则已,动则如惊涛骇浪,翻滚不息。 

“未曾动手”或已经动手,都是遵循阴阳、刚柔、虚实变化而动,迎敌一掌当先之作用主要有三:其一是视敌之变化,体内阴阳之气可刚健可柔顺,达内刚健而外柔顺或内柔顺而外刚健。关键是料敌之动向、刚柔准确。其二是视敌之变化,双掌刚柔之劲的转换可刚可柔、亦刚亦柔。动手接招时双掌亦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劲力保持中和而不偏重于纯刚或纯柔。其三是步法的虚实变换须由步法的起、落、摆、扣中的踢、蹬、摩、探、踩五劲紧密配合;由身法的或拧或旋中闪展腾挪和连环纵横紧密配合;由掌法的滚、钻、争、裹劲力或滚中带钻、或钻带滚、或争中带裹、或裹中带争紧密配合。此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你不动则已,你微动我已动,后发先至。八卦掌与人较技,实际是较心智。身子挂在掌上,眼睛盯着对方根节,肩、胯为根节,但需要的是沉着与冷静。对手要进攻,其肩、胯必有征兆,练八卦掌练出眼力容易,练出明察秋毫的功夫就难了,而且最难的是冷静和沉着,必须练开了智,方能真正的沉着、冷静。与敌交手得神意之功练出来,就有应敌的动作发生了。八卦掌套路一招一式都有妙处,只要功夫练到,就知道自己练的是什么了。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技击时行如游龙,回身若猴,换掌如鹰,步似虎坐。步法一动就要有方向感,关键是要把方向感练出来。内家拳是以气运力,道艺是以神运气,更高一筹,八卦掌是道艺,是高功夫,高东西,想不明白、说不明白、也写不明白,只能练明白,要练得身形似水流,双掌似轮行。要懂得练功不是较劲,要有神意,身上还要有感应。 

歌诀第三句:“上穿手百鸟朝凤。”八卦掌功夫的绝技很多,如“转环手”、“带手”、“三穿掌”、“游身撞掌”、“脱身化影”等,歌诀中的“穿手”与“穿掌”是一个意思。三穿掌为八卦掌绝技之一,是八卦掌前辈们总结出的常用、惯用、用之有效的技法之一。“上穿手百鸟朝凤”,就是说穿掌一是随心所欲。二是顺势而生,三是动中之动。三穿掌并非三次穿掌,而根据实际应用一次或几次连环穿掌,“三”是指应用时穿掌的三个掌形:仰掌、俯掌、竖掌,皆以指尖向前穿、戳、点敌之眼、鼻、喉、颈、心窝、软肋、腋下等软处或要穴。在这里,“上穿手百鸟朝凤”是有所指的,“上穿手”之穿掌是朝上穿的,“百鸟”是指多次、连续穿掌,“朝凤”指对方的头部。八卦掌素有“神仙怕三穿”之说。穿掌以穿击敌之头部为最。技击中,无论施展穿、戳、点的哪一个技法,双掌都以三个掌形不断变化而连续击出为要。快步迎敌,勿使敌远离,直至得手。穿掌因其掌法简捷、明快、灵活,与外家拳的直拳一般,故能松活而速,效果奇佳,有退敌、震敌、伤敌之效。 

《易经·系辞传上》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动步才有进退,有进退才有变化。“上穿手百鸟朝凤”,揭示出穿掌必须是以步活之、变之、灵之、动之去施展,方可奏效。“变化”是技击中刚变柔或柔变刚的过程,“进退”是实与虚的进退。“变化之象”的“象”是指进与退过程中的象。《易经》之理指导八卦掌练功与技击,除重视刚变柔或柔变刚、阴变阳或阳变阴、虚变实或实变虚之结果外,特别强调重视变化的过程。刚柔之进退,是刚柔未定时的状态,“进退”是说刚柔正在变化不定中。说“变化”表明刚柔正在进退未定,说刚柔,则表明变化已经结束。刚变柔时须轻灵敏捷,柔变刚时须如猛虎扑羊,不得犹豫,不得含糊。关键的是必须掌握好柔变刚或刚变柔的过程,是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以三穿掌为例说明:如甲、乙站右格斗势。乙右脚进步左脚跟步,以右直拳击甲面部。甲左手向右下推拍乙右拳同时,右手成仰掌由左肘下向前穿击,猛戳乙喉部。乙吞身以右肘下砸甲右穿掌。甲速收右掌于左腰间护肋,同时左掌成俯掌疾向乙面部穿戳。乙速撤右步以右拳压甲之左掌。甲右脚上步插于乙裆间,身体重心下沉左掌收于右腰间护肋,同时右掌成竖掌从左掌下穿出,穿点乙鼻、眼,可将乙击伤。奏效的重点在于三掌连续穿击而不给对手以反击之隙,若对手避过,可继续双掌连环穿击敌之喉、腭、鼻、眼等。须力聚指尖,身灵步活,肩肘松沉。达此效果的关键是甲必须能掌握和控制刚柔、进退的过程,第一穿的右穿掌必须叫对手以右肘下砸,无力顾及我左掌,第二穿掌和第三穿掌方可连续出击。刚柔、虚实、进退的过程控制得当,按我的意愿发展,我就掌握了技击的主动权。八卦掌歌诀讲:“穿时直掌贴肘行,后肩改做前肩承,莫若距离莫犹豫,脚人裆兮是准绳。”肘下穿掌暗含隐蔽性,待敌发觉掌已穿到。“肘下行”是穿掌的主要技法。另外,八卦掌之穿掌之所以为绝技,因为它还有“乱人法”:“心乱先从眼上乱,千招不如掌一穿。对准鼻梁连环使,跨步制人左右还。” 

歌诀第四句:“平穿手猛虎下山。”上穿手有“穿鼻刺目”之说,平穿手有“穿胸刺肋”之讲。“平穿手”用时须如猛虎下山、虎如羊群之速、之猛、之准,霎时穿了又穿,左右循环无间断,此为“平穿手”取胜之必要条件。掌形仍是仰掌、俯掌和竖掌。技法上可主动出击、可防守后出击;可刚猛进击、可柔化而后反击。如甲、乙互站右格斗势。甲右脚进步左脚跟步同时,右手仰掌直穿戳乙心窝或左右乳。乙吞身避过甲的穿掌,甲右足再进半步向右微拧腰左手成俯掌从右臂下向前穿出,戳击乙肋部。乙右足退步左足跟步再避过甲左掌。甲左足向前进步同时,右手竖掌从左臂下猛戳击乙心窝,可将乙击中。“平穿手”可双掌连环穿戳敌之心窝、双乳、两肋及腋下。但须达身心合一,内外如一,可有威慑力,如下山猛虎一般。此技法要掌握好形于内之阴阳和达于外之刚柔。三个“平穿手”的刚柔转换要在瞬间完成。外刚健而内柔顺;内刚健而外柔顺。全由体内阴阳互易后而达于外,形成双掌刚柔转换。阴阳为体,刚柔为用;气为体,劲为用。 

《易经·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一阴一阳”与说“阴阳”有所不同。说“阴阳”指的是气,古人认为万物莫非气。气总是分为阴阳两面,如上下、前后、动静、屈伸、刚柔、虚实、昼夜等,这其实就是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观念。不过用“阴阳”这一古老的概念表达罢了。说“一阴一阳”,指的是阴阳之气流动的那个规律。只说“阴阳”不是“道”,说“一阴一阳”才是“道”。技击中的“阴阳”,不过是指是阴是阳还处在不定中,“一阴一阳”是指阴或阳已经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平穿手如猛虎下山”,说的就是在“一阴一阳”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对敌。仰掌变俯掌之转换;俯掌变竖掌的转换,都暗含阴转阳、阳转阴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不断攻防中阴阳、刚柔、虚实转换不停是八卦掌临敌技击的主要特点。 

“平穿手如猛虎下山。”临阵技法有诱敌出手,顺势连击;主动出击,乘胜追击;待敌出手,防守反击等。要点是须连环穿击,一掌接一掌,一掌猛似一掌,发则如猛虎下山,快如疾电划过,但须谨记快中有稳、准,猛中刚柔相济,防对手变中生变。八卦掌技击法之“降人法”说:“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顾盼中定不空发。” 

歌诀第五句:“转身走孤雁离群。”此为八卦掌身法特点,利用身法可进攻、防守、避让。八卦掌的身法有别于任何拳种,被武林称为“幽身飘袭的变幻技法”。八卦掌身法含转身、回身、返身、磨身、拧身、旋身、柔身、背身等。故有“身随步翻,掌随身变”之说。“转身走”不能完全理解为败走、避过、退让,也不能理解为进步、进攻、击打,而是一种玄妙的技击之法。它显现的是为进为退为阴为阳为刚为柔为虚为实为拧为旋为摆为扣。“孤雁离群”,一是指脱开敌人缠斗或避过群敌之围攻,二是进步或退步捕捉战机。与敌对峙,转身进攻为进,转身避过为退,外阳内阴或外刚内柔为攻,外阴内阳或外柔内刚为守,转身接招迎敌为虚,转身接手同时发招为实,进右足右转身为拧,进左足仍右转身为旋。“转身走”避开,脱开缠敌,似孤雁忽而离群视敌之变,忽而人群与之搏斗;“转身走”解脱、破除敌之擒拿。似孤雁忽左忽右而攻之;“转身走”引敌、诱敌人套如猛虎而攻之。 

以八卦掌“游身撞掌”为例,所谓游身即指我以行如游龙的身法,幽身游走于敌人身侧或身后,造成敌背我顺之势,从而撞掌发力。“游身撞掌”的技法一是诱敌出招,游身闪避,借机击敌。二是游走中接敌招化敌势,幽身贴敌击敌。甲、乙互站右格斗势。乙右足进步左足跟步以右拳击甲面部。甲右足向左进步至乙右足后,同时矮身从乙右腋下穿出,双臂蓄势环抱胸前,低头空胸。上动不停,甲向左转身,同时左足随旋身绕于乙身后成面向乙背。此时无论乙转身闪躲还是进步避过都于事无补,此时,甲进右足于乙裆间,双掌掌根相对,掌指向两侧,蹲身发力,猛力撞击乙腰部,可将乙击出。得手的关键是趁敌发招后没有改势之机,我钻旋、绕步一气呵成,发力时合身撞击。又如:甲、乙互站右格斗势。乙右足进步左足跟步以右拳击甲面部。甲右足向左前进步至乙右足后同时向左闪身,左掌向右拍推乙右拳,右掌从左小臂下向左、向上、向右穿挑,以右小臂挑推乙右臂。上动不停,甲左足向右前绕上步向右拧腰的同时,双掌向右格压乙右臂。趁乙重心不稳,甲向左旋腰,右脚踢乙右脚同时,双掌随旋腰向上、向左、向下收于胸前蓄势。紧接着甲向右猛拧腰,双掌成掌指相对,借拧腰踢绊腿之力猛向右后撞出,击乙右后腰部,可将乙击倒。 

“转身走”时,无论转身敌之左或右、前或后须牢牢掌握身随步翻、步随掌转这一技法规律。身随步翻腰为主,亦为身法或拧或旋之关键。然腰之窍要在于松沉、灵活,闪展腾挪中身躯始终为拧为旋、或拧或旋、或拧中带旋、或旋中带拧,随机而用方能显现出“龙形猴相”。八卦掌“转身”之法千般之变,万般之玄,全凭步法莫测之变而变。在起、落、摆、扣的步法作用下,“转身”之拧或旋须以腰为轴。 

掌随身(转身)变,于敌拼搏中掌法之动静、阴阳、刚柔、伸缩的转换,随“转身”之变而变,随敌之变而变。掌之发或刚或柔,其根在腿,而动于身躯,机关在腰际,变形于手指。掌随身变实为双掌运用“滚、钻、争、裹”四种劲力相互转换,随“转身”或拧或旋而施展之。掌随身变,身随掌换,如钢珠旋转不止。身躯拧与旋是否轻灵敏捷,直接影响到搏击中体现“虎坐鹰翻”势法之效果。应身不动掌不随,掌不换身不变。 

歌诀第六句:“进步掌似推泰山。”八卦掌之推掌有单推和双推之分,或单撞或双撞。单手推为单撞掌,双手推为双撞掌。进步推掌要有掀翻泰山那样的气势、勇气和力量,不发则已。发则必中。如天崩地陷震人心魄。《易经·系辞传》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八卦掌素有“在天成象”之说。是天与地相合而产生。天地万物怎样变化生成,八卦掌也怎样变化生成。“故”是上面的道理引出下面的情况。“摩”是敌我双方对搏中刚与柔相摩擦相撞击,亦是虚与实于摩擦中相互转换。“荡”是八卦掌于技击中幽身激荡,当然,也有摩的意思。“摩”也好,“荡”也罢,都是讲八卦掌在技击中劲力的变化、运动、发展。只有在“相摩”、“相荡”同时所产生的劲力,才能运用灵活,得心应手,才能产生推倒泰山的劲力变化。“摩”是八卦掌生成劲力的特殊途径。“进步掌”顾名思义是进攻。但须切实掌握好时机、条件、地形等,更要巧妙运用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的技法。 

先发制人,对垒时先于对手做好准备,先发动攻击争得主动,从而制服对手。采取先发制人技法时须乘对手立足未稳,犹豫未决,或敌背我顺、或敌人技能和体能低于我等情况下,可使用先发制人的技法。如:甲、乙互站右格斗势。甲在乙拉好架势,要进攻而没进攻之隙,突然进右足跟左足,双掌成立掌向乙前胸推击,可将乙击出。但须切记,击出的双掌力点在掌根,也就是腕骨,八卦掌技击歌诀讲:“先戳后打使腕骨。”先用指戳破坏他的重心,后用腕骨击打,效果颇佳。先发制人的关键是必须以突然、快速、稳准狠的重击或连击,一举击得对方失去反击之力。 

后发制人,是一种以弱胜强、以智胜拙的战术。在凌厉攻势下如何保全自己呢?八卦掌歌诀说:“以强胜弱不足夸,弱能胜强方是法。”“制人”是目的,“后发”是手段。欲“后发”得准、狠,必须在防守或退避当中引诱或看准对手的空隙,为我“后发”造成有利战机,一旦得机得势,则间不容发地进步推掌,制服对方。“进步掌似推泰山”的进步须施展八卦掌有效的“半步跟”之法,诀中讲:“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进退出入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技击中使用“半步跟”步法可产生极刚而爆之劲力,可以瞬间骤然爆发擦出爆炸之劲力,通透刚猛。使甩时一发中的,不给对手丝毫喘息之机而使其翻跌。 

歌诀第七句:“闪开避脱身换形。”此乃八卦掌的高级技法,为脱身化影法。不与敌缠斗或不明敌势而必“闪开”或“避脱”。欲达此法必须身换形体,由“走”而使身法飘飘荡荡,风吹杨柳般回旋于刀光剑影中。八卦掌的“走”之法,有别于任何拳种,以动为本,以变为法,于拳风霍霍中“走”出闲庭信步之势;于饿虎四伏中“走”出搭箭待发之机。掌诀曰:“人来制我已贴身,此时手脚不赢人,左右吸收四扭法,化险为夷把人擒。”人已贴身制我或我已被人控制,不应恃仗手与脚御之,则应采用“四扭法”,即“闪开避脱身换形”,“走”中生变,变中生法。将身体前后走之或左右扭动,使对手难以相击,而我从中乘机制人。在势均力敌的对阵中,彼不轻易出手,我则出手引彼出招,彼出招攻击我时,我则走而化之,勿须用掌封截,只用身法化之,此为脱身化影法,使敌进之不得,退之不可,犹豫慌乱间便被我制,这是八卦掌制敌之妙法。但此法之进退闪避皆于“走”中求得,皆于“闪开避脱”败势中获胜,关键是胯的抽、缩、活,要灵而敏捷。“走”出步法之蹬、踢、摩、探、踩沉浮得当,既猛快又轻灵之速;“走”出身法之或拧中带旋或旋中带拧如猴儿腾跃之势;“走”出蛟龙邀游太空之形;“走”出掌法之刚柔互易随心所欲之能;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显现出脱身化影之功的玄妙。 

“闪开避脱”之技法,适用于身处众敌之攻,危机四伏之阵势,我则用“闪开避脱”技法避敌围攻而游动于敌侧或敌后而游斗之。如我受甲乙丙丁四人围攻,临战须警起四梢,神意当先,丁八步,一掌当先迎敌,后臂屈肘护肋。甲上步出右拳击我面部,我速出右足向左前方进步,出右掌微左转身拍击甲右拳至其右下方,同时右足进半步,回右掌向其颈部劈去,可将其击倒。其间,乙从我右侧出右拳击我面部,我则矮身向右转身同时右手臂撩架其右小臂,不使其落下,借右转身同时左掌掌指朝下,向其右肋击去,可将乙击倒。此时,丙从后面用右手臂搂住我脖子,欲将我掀翻。我则稳住身形同时,左手臂屈肘,肘尖朝外,右足蹬劲,左肘朝后抡击,刚好击到丙的左腮,可将丙击伤。如丁用双掌或双拳向我前胸疾击,我则蹲身上步从丁右身侧闪避,待回身击打时丁已抽招换式,又以回身腿扫击我头部,我则进步闪过或撤步避让,待机反攻。 

敌众我寡时要沉着冷静,步法、身法、掌法须随神意指挥,得手时干脆利落,失利时游走飘忽。使对手捕捉不到攻击目标。任何高手也很难肯定一掌或一拳出去定能奏效,所以,对搏中既要放胆拼斗,又要谨慎防守,体现出八卦掌特有的步法之玄妙、身法之飘荡、掌法之刚柔的技击特色。同时还要采取临阵应变,以变对变,以变引变的变中打的技法,体现出八卦掌“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要发兮神鬼夸”的接招之法。 

歌诀第八句:“借彼力顺水推船。”借他之力推他之身,借他人之势行我之功。似顺水推船一般轻而易举,似老叟戏顽童般轻车熟路。顺人之势,随人之劲,顺势引化,随势击打,顺手牵羊,任我往来。是八卦掌技击时的突出特点。对方攻来,我不以力抗,顺其来势,以步法调之,他力已尽或化解同时发招攻击对方。关键是必须化中有打,柔中有刚。如:甲、乙各站左格斗势,乙突然擒住甲的左手腕和左肘向甲身后拧去,甲则顺其劲左转身左足后摆步,右足进步,解脱擒拿同时右掌成仰掌朝乙面部(穿鼻刺目)穿戳。还有一种化中打之技法,乙擒拧甲之左手臂向身后拧去时,甲速左转身左后摆步,进右步,同时左手臂顺其拧力边外旋边上举,待举过头顶即可解脱,随即猛右转身,左掌朝乙颈项劈去或右掌朝其面部穿戳。重点是顺势转身须轻灵敏捷,手臂拧旋柔中有刚。八卦掌歌诀曰:“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剌目势难敌。” 

“顺水推船”属“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技法。指我乘对方回收手足,转移重心,而随其离去方向加力推击的反击法,或化解其攻势顺其劲力方向加力推击而使其跌出或受伤。如:甲、乙各站右格斗势,乙出双拳或双掌猛击我面部,我则出右掌将其双拳顺其劲朝下朝右捋带,同时进右足上左足用左掌推压其右臂,使其失去重心,右臂内旋,掌按压其手腕,上左步同时右足向身后撤步,随右转身之势右掌带左掌推,可使乙跌出。达此果须摆扣步连环不断似风卷过,身法拧旋风车旋转似影飘荡,掌法刚柔相济运掌如轮。 

八卦掌技击之技法奥妙神奇而著称于世,曾被称为“神掌”。鼻祖董海川先师冲杀战阵无数次而从无败绩,他的得意弟子尹福、程廷华、梁振圃、张占奎、马维奇、刘风春、施继栋等,拜师之前就已是武林中成名人物,得董海川师祖亲传后更是名声大震,纵横武林者七十多人。董海川师祖可谓高徒之众,一般高师无法比拟。究其八卦掌功夫之根由,可谓练功方法之巧人皆可习,技击之精人道便轻车熟路。其练功大法就是拧旋走转。拧旋走转得阴阳二气之运化而神意人丹田,灵气贯脑海。拧旋走转得刚柔二劲而“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得神化之功,而“以八卦之数,为八卦之身,以八卦之身,练八卦之数”,通过“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技击中变化奥妙之道。

拳师董海川先师轶事

余自幼身体孱弱,拜董之高徒梁振圃先生之门习八卦掌,迄今已七十余年,得益匪浅。为了发扬八卦掌术,使更多的人了解董海川先师,特将七十多年来耳闻目睹的董先师生平事迹,笔之于后,整理成篇,以飨读者。

董海川先师,人称董公,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生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十月十三日,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廿五,享年八十五岁。

先师自幼喜习武术,嗜技如命,精于各种拳械,性情豪爽,任侠尚义。弱冠后浪游江湖,于江皖间,安徽九华山得异人毕澄霞(红莲长老,一说“云盘道人”,究系何人无从考察)而师事之,受业八年。祖师曰:“吾道以转掌为体,以拳械为用,学而习之,功造其极,可以无敌于天下,可以独善其体。”董先师遂尽其道而学焉。

董先师所学乃伏羲氏八卦和周文王之八卦,俱是先天后天之理,推演为八八六十四卦之数,而变化无穷,故亦名“游身八卦连环掌”。艺成返燕,先师喜用独门兵器鸡爪阴阳钺和链子锤,平生未遇敌手。

董先师于清咸丰年间,因于乡间抱打不平,以命案潜逃。后以司膳太监身份匿迹北京肃王府,不露锋芒,府中人都不知先师精于技击。

一日,肃王请客,约友甚多。宴毕,肃王传其护院总管沙回回习武助兴,诸宾客都围拢观看,先是沙回回的徒弟演练,人多后,沙回回出场,且越练越狂,使看的人都感出奇,人多得拥挤不堪。这时,王爷忽然叫董海川上茶。董先师由于人多难以挤入,出于心急,便一手提壶,一手托盘,飞身跃上殿脊,至肃王前飘然而下。肃王见而大惊,少愣,道:“你也会练?”董先师只得回道:“我知道一星半点。”沙回回在场见了,心亦惊奇,暗道:“真奇艺也。”肃王便吩咐董海川也练练,让大家看看。先师下场,练起转掌,真是行走如云,翻身如鹰,转身如猴,矫柔灵活,变化万端。最后离地二尺,来了个“八步凌空。”众人齐声喝采,道:“这位功夫了不起!”肃王大喜,赏识董公才能,赐以七品执守侍首领太监衔,代替沙回回护院总管职。

沙回回眼见美差被董海川所夺,心中忿恨。但他不露声色,并请拜董先师为师。先师一再推辞,无耐沙回回再三恳求,先师只得收他作了门徒。几年间,沙夫妇总想谋害先师,先师也看出他存心不良,故也不真心教之。一日,他夫妇分别在先师的房子南北两窗用火药枪同时射击先师,意在先师虽身负绝技亦难避之,必死无疑。枪声过后,他们定睛一看,董先师踪迹皆无。他夫妇惊慌万状,亡命而逃。先师也没追赶。肃王闻而至询问,先师禀道:“沙夫妇行凶杀我,本想把他们擒拿,被他们逃了。”后有人告知董先师,沙夫妇逃到关外杀人放火,不干正事。后来,他们又溜回北京,在天桥卖艺,被尹福、马维祺知道,前去逮捕。程廷华、刘凤春得知后亦来助捕,尹马等都敌他不过。有人去请先师。先师乘大轿车赶到天桥,他们正打得不可开交。先师命把车帘打起,历声喝道:“孽畜!”沙吓得急忙跪倒。众徒弟才将他绑送刑部,后被杀宣武门外菜市口。

先师对待门徒非常严格。阮珍谷为董先师门徒,此人功夫纯深,能高来高去,在宫殿上行走如履平地。他空住保定。先师曾告诫他:“你的腾空走壁很好,如果你干坏事,我就将你的脑袋割下来。”阮一听心想:这可麻烦了,如果有坏人做了坏事,贴在我身上怎么办?过了半年,他来给先师拜年,只见你手扶双拐,两腿一步三四寸地挪着往前走路。先师称奇,问道:“你怎么啦?”阮珍谷道:“老师,我的腿坏了,招了风寒治不了,只能危行。”先师叹道:“可惜!”又道:“也好,免了是非。”第逢年三十晚上,阮总要由保定来北京肃王府给老师拜年,磕头后便回去。保定距北京三百六十余里,阮一夜往返,他的功夫可想而知。一直到先师逝世,阮才将双拐扔掉,由此可见先师管教徒弟之严了。

先师所收之徒,多系带艺投师。收徒之前,必先使徒服之以艺,感之以德,五体投地,方始得列门墙。

全凯亭,满州旗人。拜先师之前就稍解武技,后入肃王府当差。他发现董先师两目如电,令人生畏,感是异人。一天夜里他用舌舔破先师窗纸,以一目向里偷看。先师向来盘腿打坐,一般不躺下睡觉。全偷看时,先师早已察觉,便由口袋里撕一纸条放进嘴里嚼湿,突冲窗户吐出,经小孔正打在全的眼上。全一惊之下急忙溜走。第二天凌晨,全到先师屋内跪下恳请拜师,先师道:“你拜什么师?我什么也不会。”不肯收他。全长跪不起,先师亦不理之。至晚饭时,先师去吃饭,全无奈才走。全想,反正得再试试你,至晚饭时,全持刀躲在墙角暗处,待先师端着菜汤小盘走过时,突从先师身后一刀劈下,先师往后一抽身,顺其刀一脚将全蹬倒地下,而手托汤盘丝毫未洒,仍端着自顾去吃饭。全见之,跟其进屋仍然跪下,道:“老师不收我,我跪死也不起来。”就这样跪了一天一夜,先师才答应收他为徒。全凯亭善绘画,现存先师画像即全所绘。

尹福,名德安,字寿鹏,河北冀县章淮村人。尹幼年即好武术,精于弹腿,且以此成名。在清军中善卜营任武术教师,教众五百余。尹闻肃府有董海川者,精于八卦掌,遂访之。当时先师五十有余,盘腿坐在炕上。尹通姓名后,先师道:“你练练吧!”尹便鞠躬,起练所能。练毕,先师道:“你练得很好,可惜护不住脸。”尹道:“正格的老师,我练了这么多年,难道连自己的脸都护不住?”先师道:“你不服气,咱俩可来试试。”先师仍坐在炕上,对尹说:“你随便使为。”尹竭尽全力,施展浑身解数,先师只以两手相接,尹终不能进。先师道:“小心你两颗门牙!”尹道:“中国这么大,还没听说过打门牙的呢!”先师闻言稍怒,便以二指快似闪电往前一点,尹两颗牙已被杵下。尹福随即跪倒,要求拜师。先师道:“起来,收下你了。”从此,尹福便改学八卦掌。先师对尹道:“你以前所学曾下过很大功夫,扔掉可惜,我给你改改。你将窜的蹦的都改为走的即可。”所以尹福所练之八卦,都是以罗汉拳、弹腿等拳融汇到八卦掌中。尹复练数年,遂以八卦掌名冠于京师。

大枪枭雄刘德宽,一杆大枪纵贯南北,拳脚也名冠一方,向以保镖护院为业。他闻言肃府董海川练掌甚佳,就前去拜访。先师仍坐炕上,先让刘练。刘练了一趟太极拳和岳氏连拳,练毕请老师指教。先师问:你还会什么?刘答:“我会扎趟枪。”先师道:“大枪刘嘛,你就再扎趟枪看看吧!”刘心喜,就在屋内练开。练毕,先师道:“你枪扎得不错,下的功夫也很大,可惜扎不着人。”刘说:“老师,我这枪扎了几十年了,怎能说连人也扎不着呢?”先师说:“不信你可跟我试试。”说完下地,“你扎我吧!”刘说:“请老师拿枪。”先师道:“我空手,你尽管扎来。”先师就和刘在屋内走开。刘闪展拧枪一进,先师突用二指捏住枪尖,用腹一腆,刘即刻倒地。先师道:“怎么样?”复回坐原处。刘进前叩拜,被先师收为弟子。

董先师之武功,可谓已臻化境。其神出鬼没,变化神妙,非常人所能测。恭亲王府有个太监,人称齐三老爷,亦喜练武,功夫甚好,与董先师彼此闻名。一天,他见到董,问道:“董海川,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里?”先师答道:“我也不知道。”齐三道:“这样吧,我出个主意,你盘腿坐在这个方凳上,在你头上方一尺用绳子吊十块砖,系枝火香,烧断绳子,砖掉下来如果砸不着你,就算你功夫到家了。”先师道:“咱就试试吧!”于是,依上所述试之。先师盘坐凳上,火香烧断绳子,砖砸下来,瞬间“轰”一声,砖砸凳上,先师不见了。大家定睛一看,先师已站在齐三爷背后了。齐三爷把大拇指一竖道:“你算可以了。”

有一年,天下大雨。先师盘坐在炕上,此炕贴近墙壁。此墙年久,受水忽然倒塌。当时有徒弟在旁,见墙倒时急观先师,忽然不见,而先师仍闭目坐于他处椅上,身上并无半点灰尘。

一年深秋的一个中午,先师因身体不适,睡于炕上。史六弟子韩六去见师爷,恐其着凉,便拿被服轻轻盖在师爷身上。不想被服盖到炕上时,只剩被服与空炕。韩六大惊,回身则见先师坐在靠窗椅上,慢吞吞对韩六道:“为什么不讲一声,使我吃一惊。”

光绪三年,北京大雨,连绵不晴。由于潮湿,跳蚤很多。这天早晨,弟子们去看望老师。叙话毕,先师让他们把桌缝里的一根发丝拿出来。马贵、居庆元两徒孙在场。居庆元近前把头发拿出,见上拴一串跳蚤,众弟子十分惊奇。那时没有电灯,先师怎样逮的,怎样拴的?给大家留下一迷。可见先师技艺之妙且奇矣。

先师对门徒虽然严格,但有时也说说笑笑。某晚,董先师与十余名弟子说说练练,先师很高兴,就说:“今天我和你们藏个闷吧。将灯吹灭,你们找我,能摸到我的,回头另外教一手。”众徒皆道:“好!”于是,大家依言,在屋里摸开了。摸了一会儿,大伙你抓我,我扯你,谁也没碰着老师。将灯点着后,也不见老师踪影。有人往上一看,见老师用两手指捏住房椽,身体挂在空中,引得大伙哄笑如雷。

还有一次,先师很高兴,对弟子们说:“今天我再给你们练一手。”说完,瞬间,先师不见了。大家回头一看,见先师悬挂于墙壁上,众徒大惊。先师飘然而下,说道:“这一手叫‘挂画’。”众皆称奇。

先师虽居王府,但仍好抱不平。有一次先师外出给王府办事,路遇一群土匪截住他,命他站住。凭先师武功,满可轻易走脱,可先师却将鸡爪阴阳钺拿在手中,厉声问道:“你们想干什么?”这群土匪道:“要你的脑袋。”先师怒道:“你们滚开,别找没趣。”有二匪持刀近前,道:“你竟敢口出大言,宰了你。”说着持刀向先师劈刺下来。先师用鸡阴阳钺一挂一还,二匪丧了性命。群匪一见,发声喊一拥而上,将先师围在当中,刀枪并举。先师用穿花打柳招势,倾刻间将群匪击毙十余人。众匪见这位太厉害,便乱窜逃走。先师腾步追赶,又杀十余人。有一头目想跑,先师上前一脚将其踹倒。这样,群匪无一逃脱,为此地除了一群祸害。

梁振圃先生在天津时曾对人言道:“人们都给老师吹,我起初也不相信。我所说的是我亲眼所见的。那时,我们师兄弟中有个善于打弹子的,百发百中。一天,老师坐在炕上道:‘你的弹子打得不错,可惜打不着人。’那位师弟说:‘我打小燕百发百中,难道连人也打不着吗?’老师道:‘别看你打小燕百发百中,不信你冲我打来。’那位师弟说:‘我怎敢打老师呀!’老师道:‘没关系,你只管打,照我头上打来。’那位师弟‘飕’地打出一弹。人们只闻弹丸破风之声,却看不清飞行的弹丸。就在这一瞬间,只见老师用二指一捏一甩,就听那位师弟‘哎呀’一声,众人定睛看时,他头上添了个大疙瘩。引得大伙一阵哄笑。”梁先生又道:“小说上讲老师一手接镖,一手接袖箭。现在看来,弹丸能接住,则镖和袖箭当然也能接住,故并非谎言了。”

梁先生还说:“董老师另一个特点是记忆力特别好。我拜门后,老师问我家乡住址,我回答冀县郝家冢。他就知道我们村里有个大冢子,村前有小庙,小庙在冢顶上。什么街里有井,说得清清楚楚。还对我说:你们村有个秦凤仪先生,是练弹腿的。他的镖掌不错,可惜是死步眼。老师走过的地方很多,且到哪里都随时留意。他的记忆力超人一等,真是少有的好记性。”

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一书中写道:“拳术之道,练要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致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能到至诚之道者,仅八卦掌之董海川先师,形意拳中李洛能先生,太极拳中之杨露禅和武禹襄先生四人而已。此四位皆有不见不闻之知觉。”非虚言也。

肃王因爱先师其术,曾授以七品衔位。在北京及河北等省闻其名而羡其术,拜其师而习其技者不下千百人之多。其名较著而见于董公墓碑之阴者,如:尹福、程廷华、梁振圃、马维祺、史继栋、马存志、刘凤春、刘良贞等计五十二人;其名较著而不见于墓碑之阴者,如:李存义、张兆东、司根条、刘德宽、、全凯亭、阮珍谷等;第三代精于八卦掌术者,如:尹玉章、程海亭、郭古民、黄柏年、孙禄堂、姜容樵等则更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枚举。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