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 – 女娲导航

朱由检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同时也是统治全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终年35岁,在位17年。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朱由检吗?

朱由检简介——明朝年轻有为的皇帝

朱由检人物简介

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 号为“崇祯”。 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饮恨煤山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 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

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城后,将他的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明朝告亡。之后,残余明朝势力建立南明政权。

历史上的朱由检是好皇帝吗?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一生只爱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熹宗无子,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次年改元,是为崇祯。弟代兄位,承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朝廷内外都被阉宦魏忠贤及其党羽所控制。崇祯不露声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阉党,臣民赞颂不已,誉为”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十七岁就能以相当的老练和果断铲除魏阉,丝毫不比后来的康熙除鳌拜逊色。

崇祯在位十七年,他一直勤政理事,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讲励精图治,崇祯是朱元璋以后明代16位君主中最勤政、最言行一致的一个,崇祯的勤勉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

崇祯皇帝继位前并非太子,所以也没被好好地培养,属于临时接班。但崇祯希望力挽乾坤于即倒,所以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铲除魏忠贤后,既而又下诏撤罢各镇内臣,以杜绝宦官乱政之门。此外,崇祯还精简明朝的公务员队伍,降低政府财政负担。但这一措施执行得非常不好,那些不办事的官吏没精简掉多少,倒把基层的办事人员裁撤了不少,这其中就包括在陕北担任驿卒的李自成。李自成因为好好一个国家事业编制突然没了,政府又不安排再就业,于是就揭竿造反了。

他面对局势严重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发”罪己诏”,反省错误,招纳贤才。但崇祯帝毕竟不是改革家,他的改革就是凭借直觉和大臣们叫好不叫忧的奉承,往往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明朝末年局势动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畸形的财税体系。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 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三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一两银子。就算福建粮价疯涨,三石大米也不过卖六两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私派比正赋多,暗的比明的多。

上集说过,明末正值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饥荒遍地是常有的事。但老百姓是要交税的,不交税是要坐牢的。交不起税这么办?要么坐牢,要么造反。

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明朝就出现了流民遍天下的现象。在西北造反的李自成趁机打出:“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口号,忽悠老百姓跟着他干革命,于是一场席卷中原的农民起义轰轰烈烈地上演了,并最终逼得崇祯皇帝煤山自缢。

有些史学家在评论崇祯时认为,崇祯帝固然勤政爱民,但他刚愎自用,猜忌大臣,才导致了明朝灭亡。我个人认为此理是说不通的,历代明君都有缺点,宋高宗不也是杀岳飞嘛,亡国了吗?那些越是有作为的君主对大臣防得越严,宋太祖如此,明太祖也如此。明朝灭亡是因形势比人强,并非崇祯皇帝一己之力能挽回。

崇祯皇帝赴死之前,后宫出现了非常悲壮的亡国一幕。他将皇子秘密送走,并命令所有皇后和嫔妃自尽,以免被反贼玷污。可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崇祯皇帝有点心软,连砍了两剑都砍偏了,长平公主失掉了一条胳膊,晕倒在地,这就是金庸笔下的独臂神尼的原型。小女儿昭仁公主被他一剑砍死。

被砍伤的长平公主昏睡了5天后终于奇迹般的活了过来,长平公主经过这一劫,得了抑郁症,顺治2年的时候她曾经请求顺治允许自己出家,但是顺治却没有同意,还将长平公主嫁给了原来崇祯选定的驸马周显,但喜事反倒加重了长平公主的抑郁,第二年她就病死了。死的那年她只有18岁。

李自成的军队攻入紫禁城的内城,大臣和太监各自逃命,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绝望的大明王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槐树下自缢。

崇祯在他的遗书中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以一人。”这个皇帝在死前还惦记着大明朝的子民。

崇祯死后,闯王李自成稳坐大明皇帝的金銮殿,开始了他的皇帝梦。

这些来自西北苦寒之地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们从没见识过这么多美女和财宝,眼珠子都不够使了,天天花天酒地,沉迷美色,甚至连他们一直想招降的吴三桂的妻妾都不放过。(www.ngnvip.com)

朱由检的后代子女下落之谜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同年三月十六日包围北京,开始发动猛攻。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迫周皇后自杀,又手刃妃、嫔、公主后,到万岁山(今景山)吊死在一颗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与此同时,让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哪儿去了?

金庸先生曾在小说《鹿鼎记》中描绘的一位“白衣侠女纤尘不染,神功盖世浪迹江湖”的尼姑形象。据说她乃是大明崇祯皇帝的公主长平,但这毕竟是小说故事。据《明史》记载:崇祯皇帝在皇宫中砍伤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后,长平公主晕死在血泊中,长平公主后来被人发现,抬到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中,五天后竟然苏醒过来。当她醒来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成了大顺天下。周奎不敢收留她,就把她交给了李自成,李闯王见长公主居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意外,于是将她交给刘宗敏救治。“大顺”只在北京城里呆了两个月,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李自成没有来得及带上长平公主,就在清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

清顺治二年,长平公主向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上书要求出家为尼,但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不但不答应,在长平公主上书不久,顺治帝就下达诏命: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完婚,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但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就病逝了,时为顺治三年,长平公主十八岁。赐葬广宁门外。

长平公主的下落有了结论,崇祯帝的儿子下落至今却还是个谜。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帝的一生共生有7个儿子。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16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岁,皇四子慈�只有十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崇祯帝的其他的儿子都是早夭。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之日,崇祯帝为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他让儿子们都换上平民的衣服,由太监护送逃出北京城。临死,他还写下遗诏,要求各地的官员协力辅佐太子,重振大明。

那么,崇祯帝的这些儿子们逃到哪里去了呢?

说法一:被清廷捕获杀害。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李自成战败后,太子趁机逃脱,被吴三桂部下捕获,后来太子又逃到外舅周奎家,周奎担心私藏太子会惹来祸端,就将太子献给了清摄政王多尔衮,经过一番辨认,最终被害。这一观点依据《石匾书后集》中的《烈帝本纪》及《太子本纪》记载,《国寿录·崇祯太子》及《甲申传信录》等书中也有比较类似的记述。这些说法都认为太子最终被清廷抓获,然后遇害。

说法二:被吴三桂杀害。《明史纪事本末》中称,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太子慈娘与定王慈炯、永王慈招一起被起义军所掳获。后来,李自成不敌战败,就与吴三桂议和,吴三桂提出用归还太子与二王并离开北京城为条件,换取停战。李自成同意了,就将太子等人交给了吴三桂。这样说来,太子就落人了吴三桂的手中。据此,有人提出,太子已经遇害。

说法三:跟随李自成败退,不知所终。崇祯儿子三人等在北京陷落后,均未逃脱,一并为李自成军俘获。在对他们的处理上,李自成采纳李岩等人的建议,封明太子为宋王,永王和定王也改封他爵。后来,吴三桂在山海关反叛,李自成率军亲征时,身边还带着明太子及兄弟,其用意自然是以此来堵住吴三桂效忠明廷之借口,并招降吴三桂。但此举并没有收到效果。李自成农民军与吴三桂交战受挫,决定离京西撤时,将他们三兄弟一起带走。从此太子便杳无音信,不知死活。这种说法是依据《明史纪事本末》、《明季遗闻》以及《明史》等,如《明史纪事本末》云:“京城被攻陷,李自成捕获太子,封为宋王。当李自成向西前进时,太子却不知所终。”《明季遗闻》的记述尤为具体:“李自成军受挫后,便狼狈回到京城,之后又向西行。有人说太子和二王也一同出行。”《明季遗闻》乃邹流绮父子所编辑,他们在甲申之变时都身临其境,且该书面世之时离事情发生之日不过十年左右,因此人们认为他俩所辑录的遗闻还是较为可靠的。

说法四:跟随李自成败退,后逃出做了和尚。有人认为在李自成军队败退北京的路上,刘宗敏受了重伤,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就找了个机会和他以前的老师李士淳从闯王的军中逃了出来,后来到了李士淳的老家广东嘉应州阴那山出家当了和尚。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建了一座寺庙叫做“圣寿寺”,大殿就取名叫“紫极殿”,处处都显示了寺中和尚的神秘出身。据说太子死后,庙里就开始供奉一尊“太子菩萨”的神位。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除了以上四种说法外《明季太略·太子一案》中则说,太子从李自成军队逃出后,被人带到皇姑寺藏了起来,又和太监高起一起潜逃到天津,然后像传言中的建文帝一样,出海南下,不知所终。《野史无文》则记载太子曾逃往南京的南明小朝廷,清兵攻陷南京后,他被人献出后被带往北方,不知所终。还有的说,明末清初兵荒马乱的,太子后来死于乱军之中。但这些说法均无证据证实。

在死亡面前,为了求生,即便突破底线,无情无义,也不一定能够生存。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