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 – 女娲导航

刘志

   汉桓帝刘志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刘志小时生性放荡与宦官张让有断袖之情,后被梁太后发现,梁太后和梁翼则利用张让监视汉桓帝,汉桓帝因而对梁氏不满,就想方设法的诛灭梁氏。而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在德阳前殿去世,时年三十六岁。建宁元年(168年)二月十三日,葬于宣陵,上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刘志吗?

  刘志简介——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

  刘志人物简介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明[2]  ,东汉第十位皇帝。

  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朝政于是由宦官专断。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人,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

  刘志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刘志,字意,生于永建七年(132年),是汉章帝刘�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明。刘志在其父刘翼去世后,继承蠡吾侯的爵位。

  登基

  本初元年(146年),梁太后征召刘志到洛阳城夏门亭,打算将她的妹妹嫁给刘志。闰六月初一日,大将军梁冀毒死九岁的汉质帝。梁太后便与兄大将军梁冀决策宫中,闰六月初七日,派梁冀持符节,以王青盖车接刘志入南宫,当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岁,是为汉桓帝。仍由梁太后临朝听政。七月初二日,葬汉质帝于静陵。

  本初元年(146年)九月戊戌日,追尊祖父河间孝王刘开为孝穆皇,刘开的夫人赵氏为孝穆皇后,父亲蠡吾侯刘翼为孝崇皇。十月十二日,尊母亲�明为孝崇博园贵人。

  建和元年(147年),立妃梁女莹为皇后。建和二年(148年)四月初三日,封弟弟刘硕为平原王;尊父亲刘翼的夫人马氏为孝崇园贵人。和平元年(150年)五月十九日,尊母亲博园贵人郾明为孝崇皇后。

  去世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在德阳前殿去世,时年三十六岁。建宁元年(168年)二月十三日,葬于宣陵,上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

  汉桓帝刘志的骂名是怎么来的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对汉桓帝都不会陌生,书中人物一说起天下大势,开口就是“桓帝、灵帝以来,朝政败坏……”。汉桓帝刘志连出场都没出,就留下了千古恶名。

  通过艺术作品来认知历史人物,往往失真。汉桓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要从他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

  一

  刘志是皇帝的远亲,被封为蠡吾侯。15岁那年。好运突然砸到刘志头上。梁太后决定将妹妹梁女莹嫁给他。刘志赶到洛阳,还没当上新郎官,又得到一个五雷轰顶的喜讯——他要当皇帝了。

  此前的公元145年,汉顺帝驾崩,两岁的汉冲帝刘炳被抱上皇位,不到一年又崩了。把持朝政的梁太后和她哥哥、大将军梁冀,从皇族中挑出个八岁的小孩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

  年幼的汉质帝却对粱冀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朝堂上当着大臣冲粱冀说出那句千古名吾“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大恐,派人下毒害死了汉质帝。

  于是,地位不高、又有姻亲关系的刘志意外得到了皇帝宝座。

  汉桓帝继位后,大大封赏了梁氏的“拥立”之功,梁氏一门的封户达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

  粱冀为了回报皇帝,工作也很勤奋,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自家事”的境界。帝国心脏地带的千里沃野成了梁冀的私家花园,梁府豪华不亚于皇宫。国家的臣民随时可能被掠为梁家的家奴。有人误杀了梁家一只兔子,结果“依法”连坐死者十余人。后世的权奸秦桧、贾似道、严嵩、鳘拜等人,也没这般威风。

  百官上朝前要先去梁府上班,升迁要先去梁家谢恩,贡品要先送到梁家挑选。太尉李固、杜乔、荆州刺史(相当于清朝的湖广总督)吴树等高官。都因为得罪梁冀被系,基层官员、书生、百姓,被杀者更不计其数。富豪大户会因为各种罪名被抓进监狱,如果不赶紧给梁大将军送上巨额供奉,就别想活着出来。

  梁冀对寓内事务“纤微必知”。汉桓帝当皇帝的头几年,完全被梁冀架空了。

  事实证明,汉桓帝是个思维柔软的人,知道凡事不能认死理,什么都有个策略问题。他从没有怨言,对粱冀封赏不断,常去梁家坐坐。他知道,随着时间推移,皇帝的势力总会越来越大。

  公元153年,大学者、冀州刺史朱穆被大宦官赵忠诬告下狱,引发了第一场学生运动。学生领袖刘陶带领数干太学生聚集到宫门口,要求代朱穆服刑。后世对这些学生运动的处理,往往非常血腥。但汉桓帝看过刘陶上书后,下令赦免了朱穆。

  此后,刘陶又上书直接指责皇帝,然后和海瑞一样,备好了棺材在家。等了两个多月没人上门,刘陶受到鼓励,连续上书,居然被汉桓帝破格提拔为官。

  公元158年发生了口全食。太史令陈授说,责任应该由大将军来负。梁冀逮捕了陈授,后者很快死在狱中。杀害史官在古代是遗臭万年的巨大罪行。汉桓帝大怒,开始有除梁氏之意。

  汉桓帝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中国历史中,汉朝皇帝可能是最不被臣民们放在眼里的。此时封建专制尚未形成,百姓尚武任侠,慷慨激烈,敢于反抗权贵。汉朝民间组织发达,品评人物成风,不时有评论家横空出世,朝野热捧,王公大臣们都纷纷携带礼物去拜访,以求嘴下留情。

  公元二世纪开始,地球进入小冰期,气候持续转冷,大汉帝国境内自然灾害频繁,贫富差距加大,破产者剧增,对政府非议越来越多,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汉羌战争打了近百年,成了大汉帝国的无底洞。鲜卑族崛起于蒙古高原,时刻虎视南方。

  二

  在这种令人坐立不安的环境下,后宫又出问题了。梁皇后不能生育,还生性奇妒,频频杀害怀孕嫔妃,汉桓帝拒绝再和她过性生活,梁冀和老婆孙寿急于再找一个梁家女孩嫁给汉桓帝。

  这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出现了。女孩叫邓猛,父亲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曾孙邓香,母亲姓氏不详,名字叫“宣”。后来邓香人生观逆转,进宫当宦官去了。宣女士带着拖油瓶邓猛小姐嫁给孙寿的舅舅梁纪,邓猛改姓粱。

  孙寿把梁猛送进宫,汉桓帝非常满意。公元159年,梁皇后去世,汉桓帝决定册封梁猛为皇后。

  这时,梁猛的姐夫邴尊忽然上书,要求恢复梁猛的本姓——邓。

  梁冀正打算把梁猛收为自己的女儿,从国舅升任闻丈,怎么会容忍邴尊搅局,立即派出刺客杀掉了邴尊。

  刺客接茬前去刺杀宣女士,但从邻居家房顶翻过上的时候,声响太大,惊动了邻居——大宦官袁赦,嵌赦跑到院子里击鼓报警,刺杀行动失败。

  宣女士立即进宫向汉桓帝哭诉,汉桓帝勃然大怒,跑到厕所,召开了有中常侍单超,徐璜、黄门令具瑗、小黄门史左馆、唐衡参加的秘密会议,决定即刻铲除梁冀(汉代在厕所开会很正常,这里又机密又安静,汉武帝就经常和大将军卫青在厕所里讨论军情。)要推翻权势熏天的梁大将军,必须营造一股同仇敌忾的心理气势。汉桓帝无疑是激励方面的高手,他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举动——歃血为盟。阜帝和宦官们结成生死与其的战友,宦官们因此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皇帝龙体尊贵,不可以放血,他咬破了单超的胳膊来滴血。)梁冀听说汉桓帝上厕时间过长,指使亲信进宫刺探消息,被具瑗以图谋不轨的罪名逮捕。汉桓帝登上皇宫前殿,下达诏令:梁冀意欲谋反,尚书令尹勋带领宫廷卫队镇守大内。具瑗率领禁卫军,与司隶校尉张彪、光禄勋袁盱等突袭大将军府。汉桓帝自己盯着沙漏,紧张地等待消息。

  事情顺利得出乎意料。本来梁冀掌握着大部分首都卫戍部队,但事发突然,军中的梁氏部下全部束手就擒。大将军府被团团围住,袁盱宣布圣旨:收回大将军印绶,改封梁冀为比景都乡侯,即日上任。比景县位于如今越南中部的热带丛林,是大汉帝国境内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梁冀夫妇当即自杀。

  梁氏、孙氏被灭族,梁氏派系官员或杀或撤,朝廷为之一空。汉桓帝不再设大将军,另设秘书监以加强皇权。官员、百姓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从梁家抄出的财产上市拍卖,得款三十余亿钱。相当于国家半年的税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汉代,这是骇人听闻的巨大财富。按购买力算,比和坤的家财还要多。汉桓帝免除了全国百姓下半年的赋税,把梁家庞大的林苑分给了穷人。

  汉桓帝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皇宫连年遭遇失火、地震、洪水,殿宇残破,没钱修理,有的宫人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木棚中,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但汉桓帝把好处给了老百姓,尽管当时和后世都没人为此夸奖他。后来正德抄刘瑾家,嘉靖抄严嵩家,所得都以白银数百万两计,嘉庆抄和砷家,所得更相当于国家二十年财政收入,这些人却没给老百姓减一文钱的税赋。

  三

  扳倒粱冀后,汉桓帝封邓猛为皇后,宣女士为长安君,单超等五宦官同日封县侯,共获得七万六千户属民。尹勋等官员为乡侯、亭侯。又封赵忠等八宦官为乡候。受粱冀迫害的大臣陈藩、李膺、朱穆等人都升了官。

  这是历史上对宦官封赏最丰厚的一次。特别是单超,被封两万户属民,胳膊上:那一口算是没白咬,加封车骑将军(最高武职),单超因此取得了和仇士良、鱼朝恩、童贯、魏忠贤并列的历史地位。

  于是后世的人们就说,汉桓帝宠信宦官。

  在史书中,文人们拼命埋汰宦官,什么阴险毒辣、祸国殃民、心理变态等等。很多人其实都没认识到,宦官最大的作用是拱卫阜权。文官、武将、外戚都可能威胁皇权,唯有宦官始终站在皇帝一方。后来袁绍灭爆了宦官,天子很容易就被董申和曹操挟持,汉家气数也到了尽头。

  东汉的宦官一般都有比较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多人是有了子女才净身的。比如大宦官张让,儿子还娶了大将军何进的妹妹。没有子女的一般也会有养子,比如曹操的爷爷曹腾。还有一位宦官栾巴,不知何故“阳气复通”,又能娶妻生子了,于是跑到朝廷艰当了尚书,以直言敢谏着称。

  汉桓帝很清楚,宦官可以拱卫皂权,却不可以治理国家。所以汉桓帝的宦官,远远称不上“专权”,他们没有直接迫害文官的武器,最有成效的办法是向皇帝“哭诉”,请皇帝替他们出气。

  单超的侄子单匡任济阴太守,半年内竟然贪污了6000万钱,兖州刺史第五种上奏要求法办单匡。单超诬陷第五种罪名,把他发配到朔方。朔方太守是单超的外孙,磨刀霍霍等着第五种。不料第五种的部下和大侠追到太原,杀死押解的衙役,救走了第五种。后来遇到大赦,第五种安然回家养老。单超又急又气,发病而死。汉桓帝哀悼老战友,赐予皇家陪葬品,三军仪仗队送葬,但并没有继续追究第五种的责任。

  济北相滕延见到宦官段琏、侯览的门客欺压百姓,当场斩杀数十人暴尸街头。段硅、侯览向皇帝告状,皇帝不仅赦免了滕延,还提升他为京兆尹。

  司隶校尉李庸,被称为“天下楷模”,不仅满腹经纶,而且战功卓着,鲜卑和乌桓都望风臣服。其执法如山、正气昂扬连汉桓帝都深受感动。宦官们吓得放假也不敢出宫一步。

  公元165年,有人揭发宦官左倌、侯览的亲戚贪赃枉法,汉桓帝下令严查。结果左倌及其兄长左称、侯览的哥哥侯参畏罪自杀,徐璜、侯览和具瑷的哥哥具恭都被革职逮捕。具瑗主动住进监狱谢罪,上还侯爵印绶。“五侯”及其继承人都被降爵,剥夺大部分封地,这批宦官的好日子只有短短六年。

  总的来说,汉桓帝亲政那些年,不再重用世卿豪门,着重从民间和基层提拔实用人才,大量普通知识分子进入中央,政治风气好转,一派欣欣向荣。

  四

  公元166年,黄河水出乎意料地变清了。“圣人出,黄河清”,汉桓帝觉得自己伟大的感天动地了。但不久,中国历史上一种全新的政治运动——“党锢”发生了,又把汉桓帝的历史评价大大降低了。

  “党锢”的意思就是禁止结党营私的人、也就是所谓“党人”做官。

  “党人”这个词诞生于汉桓帝初年。汉桓帝的老师周福被封为尚书,与河南尹房植政地小同,两人的学生们越吵越厉害,形成的势力就被称为“党人”。

  汉朝是我果第一次教育大普及的时代,儒生大量产生。当年梁太后和梁冀搞太学扩招。不到干人的太学,扩招到一万人。太学生大都来自地方实力派和豪门世族,都要做官,大汉朝哪来那么多官给他们做。于是太学生长期聚集在酋都,拉帮结派,指点江山,袁纲、袁术、曹操、张邈、刘表等人都在其中。

  汉朝是文官政治的成型期,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文官集团。儒生、太学生们和文官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快走到一起,纵论时事、批评政府、互相吹捧,形成声势浩大的党人势力。皇帝干什么都受他们批评。比如宫女多了,太尉陈藩就上书说:“这么多宫女,岂不是让国家更贫穷吗?”孝廉荀爽也上书说:“不让她们结婚,灭绝人性啊。”硬是让皇帝辞退了五百多宫女。

  “党锢”的导火索是两件事,张成事件和张俭事件。

  有个叫张成的人,预知皇帝要大赦,就指使儿子杀人。后来大赦令果然发布,司隶校尉李膺性如烈火,违旨将张成处死,引得朝野称赞。

  这事本来算不得什么,但汉桓帝敏锐地发觉文官中正在形成一股和皇权抗衡的势力。

  此时,又发生了张俭事件。

  张俭是大宦官侯览老家山阳郡的督邮。有一种说法是张俭上书弹劾侯览及其家属为非作歹;另一种说法是,张俭在路上碰见横行的侯览母亲一行,就将侯览母亲、家眷、仆人等百余口杀死。总之是张俭得罪了侯览,然后亡命天涯。许多官员和士大夫、包括追捕的警察都冒着风险掩护他。最后这个通缉要犯在孔融的帮助下,长驱千里,越过长城,投奔鲜卑政权去了。

  汉桓帝这下明显感到地方官员和民问团体对皇权的抵触,下令严查,很多窝藏者为此家破人亡。只有孔融和兄长、母亲争着上刑场,被皇帝赦免。

  侯览迎合汉桓帝的想法,叫张成的弟子向桓帝告了一状,诬告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和太学生、名士结成一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还让人诬告张俭和刘表等24人互相吹捧,组成社团,还刻石立碑。

  这年年底,汉桓帝正式下令,逮捕了李膺、杜密、陈和范滂等二百多党人。刘表等很多党人都被人掩护述走了。党人岑暖四处逃亡中,还杀了汉桓帝宠爱的张美人全家二百多口泄愤。文官杨乔英俊潇洒,精明强干,汉桓帝想把女儿嫁给他,杨乔坚决不同意,干脆绝食七天而死,就是不当驸马。

  太尉陈藩坚决不肯在党人的审讯记录上签字,上表为党人说情。汉桓帝罢去陈藩官职,把党人们关进监狱。

  第二年,耘县长贾彪来到洛阳,拜见汉桓帝的老丈人、党人领袖窦武和尚书霍谓。密谈之后,窦武上书,请求皇帝开恩大赦,并交还侯爵印绶以表决心。霍�也同时上书。

  负责审讯党人的中常侍王甫,这时也被党人范滂的大义凛然感动,解除了他的刑具。李膺等人又说出了他们和很多宦官子弟的密切关系。宦官们也动摇了,劝汉桓帝实行大赦。

  167年6月,汉桓帝大赦,二百多党人全部出狱回乡,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迎接的马车多达数千辆。他们的名字被记录在案,以后不许做官,史称“党锢”。

  第一次党锢之祸,持续十个月,除了和张俭、岑�案有牵连的以外,没有党人被处死。

  和后代很多血腥镇压知识分子的时代相比,第一次党铟事件实在是小小巫见大大巫。只因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汉桓帝从此背上污点,再也没法洗刷。

  党锢事件后,汉桓帝的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在最后的岁月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结束汉羌战争上。

  汉桓帝唯才是举,弃用西北军传统将门,转而提拔下级军官,其中着名的有皇甫规、张奂和段颍三人。

  段�年轻时是大侠,后来突然发奋读书,被举为学廉,打起仗米战法凌厉,敢下狠手,曾一年中连打一百,计多仗,斩敌三万多人,最得汉桓帝赏识。

  公元165年,段颍击破西羌,自春至秋,无日不战,斩首二万三千级,俘获数万人,汉羌战争第一次出现了结束的苗头。

  公元167年,汉桓帝和段颍共同制定了一个耗时两年半、预算五十四亿钱的巨大计划。

  为汉羌战争费尽心血的汉桓帝,却没有看到胜利来临的那一天,公元167年12月,这位生前挨骂最多的中国皇帝,崩于皇宫德阳殿,享年36岁。

  汉桓帝有三个女儿,长女的女儿,就是后来被曹操杀害的伏皇后。但没有任何一位皇子活下来。汉桓帝的遗体还未入殓。窦皇后就处死了汉桓帝宠爱的田圣。一年后,宦官们挟持汉灵帝发动政变,陈藩、窦武被杀,尚书令尹勋、“前宦官”栾巴相继自杀。再一年后,第二次党锢运动开始,汉桓帝极力保存的李膺、杜密等百余名党人喋血洛阳。汉桓帝时代积累的政治精英毁于一旦。

  169年7月,段颍大破东羌于射虎谷(甘肃天水市西),斩敌19000级,汉军阵亡仅400人,此战宣告了汉羌百年战争的正式结束,告慰了汉桓帝在天之灵。

  汉代人对桓帝的评价不低,“桓”这个谥号的意思就是“辟疆服远、克敬勤民”,汉桓帝的一生,是勤于政事、武功赫赫的一生。一些对汉桓帝的恶评,很大程度上源于当时言论的开放和政治的宽松。其实,一个皇帝经常被臣民批评的时代,不会是太坏的时代。相反,那些根本不见一点批评,只听到“奴才该死、皇上圣明”的时代,那些没人据理力争,只有马蹄袖打得山响、牲口一样跪倒一片的时代,才是黑暗的、不正常的年代。

  汉桓帝亲政的那些年,风调雨顺,经济发展,暴动几乎消失。对外连战连胜,在籍人口5600多万,加上隐匿人口和少数民族,应该在6000万人以上,为西汉之最,和盛唐不相上下,达到古代中国土地承载量的上限,一百多年后晋武帝的“太康盛世”,人口才不过1600万。

  汉桓帝时代,皇帝没钱修宫殿,官员会请求老百姓嘴下留情,书生可以随便批评皇帝,宦官会为国家征战捐款,将士们会吃着死马肉和雪水、转战两千里奋勇杀敌,田赋保持着三十税一的低水平。汉桓帝一再下诏说,没有灾情的郡县,要为饥民们贮备粮食,天下人都是一家,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国家之宝。还有,大家最近不要酿酒了啊,注意节约粮食。

  这样的皇帝,要做到也不容易。(www.ngnvip.com)

  汉桓帝刘志其实并不昏庸

  东汉的汉桓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读历史的往往把他和后来的汉灵帝相提并论,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里也这样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世,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事实上,汉桓帝比起后来的汉灵帝要高明得多。

  其一,继位仅仅十五岁,就想着诛灭专权的大将军梁冀一家。十四年后,他联合宦官单超等人果然实现了愿望,当时梁冀一家大权独揽,上有太后、皇后,中间官吏盘根错节,外戚势力很大。汉桓帝这样做,虽然满足了自己独断朝纲的心愿,只是身边大臣对自己充满了戒心,并且让宦官做大了自己的势力,自此,朝廷无法节制宦官。

  其二,在位期间,边境上外寇入侵,下诏益州刺史平叛。犍为属国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零吾羌与先零诸种并叛,寇三辅;先零沈氐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十一月,中郎将皇甫规击破之。

  其三,在皇宫中为佛教的祖师释迦牟尼和道教的祖师老子设立祭坛,以表示自己有清心寡欲的思想。只是这两点往往被臣子指责为信异端学说。

  其四,爱好广泛,尤其是喜欢音乐和琴笙,可见汉桓帝年轻的时候很有音乐天分,只是条件不允许,当时历史学家称他贪淫误国,因为爱好音乐本身就与好靡靡之音有关。

  其五,贵有自知之明。汉桓帝曾问臣子自己是什么样的君主?大臣爰延说:和汉朝的历朝历代君主相比,陛下只能是中等君主。当时君主分为上中下三等,中等的君主介于圣人和常人之间。汉桓帝听了并不恼火,他赞许的看看这位大臣,并且升了这位大臣的官职。

  不过,尽管汉桓帝很聪明,可是由于大汉王朝行将朽木,顽疾很难根治,因此在汉桓帝治下,各地流民纷纷起义,边境上也不太平,另外汉桓帝尽管到处留情,可是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男儿流传下来,这就是没有后代,最后汉桓帝驾崩以后,大臣和皇后从河间王府迎请十二岁的刘宏做皇帝,来续传汉朝的天下。刘宏就是汉灵帝,史学家和大臣们尊奉大行皇帝为汉桓帝,“桓”字意思是盛大的意思,谥法》上说:“克敌服远曰桓。”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就是如此。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