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是女人创造的拳法吗? – 女娲导航

咏春是女人创造的拳法吗?

咏春是女人创造的拳法吗?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看了杨紫琼出演的《黑煞斗咏春》之后,才知道咏春拳的。电影情节当然虚构,但关于咏春拳是福建严咏春所创的说法,一向广为流传。据说严咏春是清中叶少林俗家弟子严四(一说严二)之女,随父于九连山下卖豆腐,同时跟随少林大师五枚师太习武。她偶尔见到蛇鹤相争(一说是猫鹤),悟出了生克之道,发明了咏春拳。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咏春拳是由五枚师太创立,由于南少林被毁,她避祸于川滇边界的大凉山,因见蛇鹤相争而创出咏春拳,后来传于严咏春。据说,为了对付那些深谙少林武技的反叛者,五枚师太刻意令咏春拳“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且跟传统相反”。这就解释了咏春何以简练有效,几乎没有花架子。

  还有两种说法都与此相似,只是不认为五枚是严咏春的直系师傅,一种认为严咏春是五枚的第四代弟子,另一种认为是第六代。

  以上四种说法,都是倾向于咏春为女性所创,区别仅仅是创始人及流传顺序上的不同。

  第五种说法则认为,咏春拳是清初“天地会”的独门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他(或“她”)首先传给汀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据说有“一只摊手独步武林”之誉),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南海县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当时的戏班为便利来往各乡演出,往往特制戏船几只,作为交通工具及戏班人员住宿场所,因为漆成大红色,称为红船,演艺界人士便称为“红船中人”。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第六种说法,则说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南少林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焚后,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然而上述种种,都是传说,几乎没有书面资料或文献作为证据。这些传说本身,又往往站不住脚,比如都说咏春拳与南少林有关。但南少林是否存在,到底位于何处,无人得知,信史中几乎没有提到过它。福建有多个地方都认为自己当地的名寺就是南少林,但也都举不出有力证据。甚至有人认为“一般传说所谓福建亦有少林寺,只是误传,实则查无此事”。
  而即使南少林存在,作为一个与嵩山少林对应的寺庙,就不应该有一位女弟子。如果五枚是俗家弟子,又不能被称为“师太”,而“一尘庵主”这样的名字,难辨男女,生平无考,很难说有什么可信性。

  但一般认为,咏春纵使不是女性所创,也是一种与女性息息相关的拳术,因为它的身法招式里面,充满了女性的痕迹。咏春拳属于闭门拳,自卫拳,在拳理上多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应对外界,所谓“以不变应万变”,这很有可能说明它最初是为了女性自卫而设计的。咏春的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这也很明显是针对了女性体力较弱的特征,与一些硬扎硬打的功夫相距甚远。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