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在呼吸之间 – 女娲导航

道家修行在呼吸之间

道家修行在呼吸之间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这么一句话: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一般学中医的,总把这篇“气象论”当作只是说明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其变化,及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事实上,这段话是歧伯在教育黄帝具体的“呼吸”理法,远非脉象诊断层面上的东西!今天胡涂医就拿这段话来忽悠一下大家。

  “人一呼脉再动”,人呼一次气,经脉、脉搏运动、跳动两次。

  “一吸脉亦再动”,人吸一次气,经脉、脉搏也运动、跳动两次。

  “呼吸定息脉五动”,人体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经脉、脉搏又运动了一次,所以说“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2次)、一吸(2次)、呼吸之间(1次),加起来经脉、脉搏刚好动了五次。

  “闰以太息”,这句话不好理解,明朝名医张景岳先生做了这样的解释:闰,就是余,与闰月的道理相同,这说的是平人、身心健康的人在正常呼吸之外,间或有一次呼吸特别长些,这就叫做“闰以太息”(见张景岳《类经》:“闰,余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谓闰以太息。”)。老张的这个解释,几百年来似乎都没人怀疑过。现在学中医的,更把“太息”理解为“深呼吸”。这样理解当然也有道理(我们总难以相信张景岳老先生也会解释错《黄帝内经》),但却不是医家之真传!试想,如果“太息”就是“深呼吸”,那这样的“平人”怎么可能是“不病”——不会生病的人呢?

  那么什么是“命曰平人”呢?平人,其实就是已经从此岸到达彼岸的人!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懂得把握阴阳、转化阴阳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歧伯对黄帝说的,“平人者不病也”,那些从此岸到达了彼岸的人,懂得把握阴阳、转化阴阳的人,就是不会生病,身心完全健康的人!

  所以,“闰以太息”里的“太息”,其实就是“胎息”!关于胎息,请参阅我前面的文章文章《医家秘传–胎息,打坐及辟谷》

  胎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内呼吸”,是修习医道——古传中医的必经之路!所以魏伯阳真人在《周易参同契》中说:“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张景岳老爷子说的“一息甚长者”,多少也说得过去,只是没有胎息这样的内呼吸能力的人,无法明白这个“甚长者”有多长。

  呼吸,在古传中医的真传里,概括为三种:天地呼吸、人身呼吸和医道呼吸。

  天地呼吸,就是说天地也在呼吸,这是“天机”!古人说“天机不可泄露”,在天地为“天地的呼吸”,在人体为一阳来复的气机,这是医家千古不传的大秘密!一阳来复的真元,不应该外泄,而应该养藏、炼化,这就是“天机不可泄露”!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什么算命的不能说破。关于“一阳来复”,请参阅前面的文章

  《冬季养生,无扰乎阳》和《中医养生—-因天之序,合道而行,24小时如何过》

  那么什么是“天地呼吸”呢?宋朝易学大家(事实上也是宋朝以来的易学第一大家,未来三五千年内恐怕也没人能超过他)邵雍先生在《皇极经世》中说:“冬至之后为呼,夏至之后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

  人身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果能做到与天地呼吸“息息相关”,便可以天人合一!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却对自己的呼吸所知不多,这真是现代人的悲哀,正如现代的许多人,一有毛病就把小命交给医生去处理,很少懂得返观自身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诚可叹也!胡涂医真诚地希望大家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开始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这对养生、健康,乃至修道悟道都大有稗益。我们的老祖宗们,对这一呼一吸,了解得无比透彻!《难经》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老子、庄子都深入谈过呼吸(《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庄子》:“真人之息以踵。”)。

  人的心神,多用于认识身外事物,一旦离境就不能自立,所以要用调息——调整呼吸的方法,栓系此心,使心息相依,久而久之便无息可调,唯“绵绵若存”而已。所以张三丰祖师在《大道指要》中说:“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

  呼吸之功如何做呢?

  大道至简,“差额”就行!一句话,就是不要像平时那样呼吸,要有意识地呼长吸短,或呼短吸长!

  呼长吸短,古人叫“降阴”,呼短吸长,古人叫“升阳”。降阴与升阳,如席慕容的那朵开花的树,总会长在修习医道者必经的路旁,学习古传中医者,不应该无视地走过:)
  一般来说,中医所说的阳性病(不管是太阳病还是少阳病),比如发烧、脸红,乃至高血压、高血糖,就用呼长吸短来对治。如果是阴性病,不管是厥阴还是少阴,诸如怕冷、脸色苍白、低血压等,就用呼短吸长。基本原则就这么简单,剩下的就是各自用功实证了!

  过去医家秘传有四个所谓“不死大法”,其中有一个就是呼吸法,医家认为达到真息之后,生命可以“不死”。当然,这个“不死”大家不妨理解为生死不由阎王管!要走谁也拦不住,不走谁也奈何不了你。这是中国文化才有的拨墨豪情!

  再强调一下,这句“差额”呼吸方法,有心学习古传中医的人不要等闲视之!魏伯阳真人在《周易参同契》里说:“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货财。据案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缘,度量失操持。”闻者珍之、勉之、持之!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