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食五牙法”:道家养身修炼方法 – 女娲导航

“服食五牙法”:道家养身修炼方法

“服食五牙法”:道家养身修炼方法

  五牙,即五方精气。唐道士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中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在形为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为形为血;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在形为肉;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在形为皮;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际,在形为骨。”道家把这五个方位与自身五脏、五官相联系,形成一套养身修炼方法,称作“服食五方五牙法”,又称“服食五牙法”或“鼓漱法”。

  如何进行“服食五牙法”的修炼?

  在清晨四五点钟,道士分别面向五个不同方位,平坐;双手握固,闭目;上下左右分别叩齿三遍;用舌头在口腔及上下左右牙齿表面上搅动,这样刺激口腔唾液的分布;唾液满口了,深入呼吸,

  分数次吞咽口中唾液。这便是“服食五牙法”的修炼步骤。

  其中,此法中握固,即指握持牢固,语出于《老子》第五十五章。道经《养生方导引法》说:“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其法屈大拇指,著小指内指抱之。”握固是道教常用手法,即大拇指屈向手心,其余四指抱握在一起。

  而此法中的叩齿,即叩击上下左右的牙齿。道经《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曰:“叩齿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捶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鸣天鼓。”道教认为叩齿可以集中精神,除邪气。从现代医学来看,牙齿不仅是骨之余,而且同筋骨血脉有关,叩齿能促进牙龈、牙周膜、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叩击齿部还能使食物残渣掉除,保护牙齿清洁,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使牙齿不易松动和脱落,不易生龋齿。同时又加强了咀嚼机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

  叩齿和鼓漱两法有时可分开使用。如《道功内八段锦》:“赤龙(指舌)搅水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这里的修炼方法是只吞咽唾液。

  “服食五牙法”在道教修炼中有重要的地位

  唐道士司马承祯在《五牙论》中说:“形之所全者,本于脏腑也。神之所安者,质于精气也。虽禀形于五神,已具其象,而体衰气耗,乃致凋败,故须纳云牙(五牙)而溉液,吸餐景以孕灵。荣卫保其贞和,容貌驻其朽谢,加以久习成妙,积感通神,与五老而齐升,并九真而到位。”

  在施行服食五牙修炼法过程中,道士们强调服食前思想意念要先行通达各个所要走行的脏腑器官,使五方气液得以宣通,滋养五脏,周流形体。服食前要静虑澄心,服食中要存神思念五方,如:“令服青牙者,思气入肝中,见青气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见足大敦之气修服而至,会于脉中,流散诸脉,上通于目。”其它西方、南方、北方、中央四方气的循行大体相同。

  “服食五牙法”也是道教《灵宝五符经》中的古老方法。此法在唐以前已有流行,隋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中有记载,但没有向五方密咒的举行。隋末至唐初,渐入宗教色彩,纳入道教之中。

  “服食五牙法”可以养身疗疾

  唾液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津液,它含有溶菌酶、淀粉酶、分泌性抗体、水等成分,具有杀菌解毒、抵抗某些疾病、增加消化功能的作用。鼓漱搅动口腔,能促使唾液分泌,提高口腔粘膜的正常防御机能。频频鼓动口腔,还可以使嚼咬肌不易萎缩,面颊部不易塌陷。

  服食五牙,并且在主观意识的作用下,还可以攻疗五脏疾病。《服真五牙法》说:“凡服五牙之气者,皆宜思入其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体,亦可以攻疗疾病。”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