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剩女现象】关于剩女的谬论有哪些
女娲养生之道网导读:为什么会出现剩女现象?据加拿大Canadianliving网站报道,“剩女”现象已非常普遍,什么“剩斗士”、“必剩客”等词汇都拿来调侃“剩女”。为什么会出现剩女现象?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单身只不过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但社会却在施加很大压力。人们常口无遮拦地询问单身女性的个人问题,自作主张地提建议,评价她们的生活。心理咨询师Christina Steinorth-Powell给出几点建议,如果你身边有单身的女性朋友,记得不要说这几句话。
1.“你也老大不小了。”
对于单身女性而言,年龄越大面临着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也越大。“你年龄不小啦,赶紧把自己嫁了吧,赶紧生个孩子才是正经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劝说方法,其实这样的语言里包含着几点误区。第一,这样的话其实是在暗示女性的价值来自于年龄,如果你没有了青春也就没有了价值。第二,这样的话暗示着女人要依赖于男人,嫁人才对,自己若想独立生活是不对的。第三,这样的话暗示着女人的价值来自于孩子,好像不生孩子的女人就没有价值似的。在现代社会,女人的价值已经不再依附于以上这三样事物,女人可以经济独立、事业有成,即便没有美貌但却可以拥有智慧和才华。当然,如果能找到真爱,一起生儿育女那都是人生幸福的事情,但是这些东西强求不来。
2.“没遇到合适的人都是你的错。”
建议朋友把自己打扮漂亮点,身材再苗条点,换个发型等,或许你认为这些很有用,但其实是在伤害朋友。Steinorth-Powell说,“当你把目标放到女性的外表上时,你想说的意思其实是因为她不够好,所以没法找到另一半。说这些话时,我们实际是在传递这样的信息:女人想要快乐和恋爱,必须要有苗条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外表之外一无可取的女性,男性并不想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真正合适你的人会觉得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可爱之处,会因为你就是你而爱你。”
3.“你太强势了,男人都被你吓跑了。”
人们会觉得强势的女性通常都让男性望而却步,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而且对女性也是种冒犯。告诉女性太强势,吓跑了男性,其实是告诉女性不要做自己,是在告诉女性你只有软弱依赖才是对的,男人才会喜欢你,想要保护你。Steinorth-Powell说,“如果男人因为你的强势而放弃你,那么这个男人可能并不是你的菜。不要让自己变得渺小,不要装得跟白痴一样,也不要减少自己的成就来取悦男人。值得和你恋爱的人不会被你的能力吓跑,相反会赞许你的强项。莎士比亚也曾说过:真正的爱情使人向上。”
4.“看你身边一对对的,多幸福啊!”
很多处于恋爱或婚姻中的人都很幸福,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想进入这种关系。所以告诉一个女性不恋爱就永远感受不到幸福,就等于贬低了她们的人生选择。Steinorth-Powell说,“很多单身女性都很满意自己的生活。我之前单身过很多年,但是很享受那样的单身状态。也并不是恋爱了结婚了才能幸福,不幸福的婚姻太多了,痛苦的恋情也数不胜数,各种人生选择都会有苦有甜,冷暖自知,顺其自然就好。
5.“找个男人比你的事业要重要。”
拥有自己的事业,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好事。若建议单身女性找老公比事业更重要,这就表明了她的未来幸福要依靠男人来给予。Steinorth-Powell说,女人想在恋爱或婚姻关系中快乐,首先要能让自己快乐。如果为了男人,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者其他能让自己开心的事,那么你首先就失去了自我。没有个人爱好和个人魅力的女性,男人也不会长久地喜欢你。所以,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爱慕你的男人就会接踵而至。女人不要把幸福系在别人身上。
近年来,“剩女”一词在网络乃至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发增长,而“剩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出现并非偶然。造成“剩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剩女”的内涵及其定义在2007年8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因为其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剩女”是指那些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大龄女青年,也被称为”3S女郎“��Single(单身)、Senventies(大多数生于20世纪70年代)、Stuck(被卡住了)。网络上和这相似的表述还有“白骨精”“三高”等,“白骨精”指的是白领、骨干、精英;而“三高”则代表的是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其中,25�27岁之间的女性为初级“剩女”,她们还奋斗在寻找理想伴侣的路上,所以被称作”剩斗士“;28�30岁是中级”剩女“,在这个年龄段,她们拥有的机会少了很多,又因为事业处于上升阶段,所以没有时间去考虑个人的婚姻大事,所以被称作是“必剩客”;31�35岁年龄段的女性为高级“剩女”,她们在激烈严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了下来,却依然是单身,所以被称作是“斗战剩佛”;到了35岁以上,那就是特级“剩女”,被尊称为“齐天大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的”剩女“除了”三高“(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以外,还有”两高“(高学历、高年龄)。而”3S 女郎“中的Senventies(70年代出生的)也扩展至Eighties(80年代出生的),甚至Nineties(90年代出生的)。根据”剩女“的特征并结合当下变化的新情况,本文对”剩女“的定义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稳定或颇丰、年龄适婚或偏大(25�40岁)、具有婚嫁意愿的未婚女性。
“剩女”的成因
1.教育因素的影响。就中国的教育制度而言,女生到大学毕业结束,年龄层次应该已经达到23或者24岁。如果再继续深造研究生,三年后便从小女生升级为26、27岁的女人,至于女博士则已年过30。现代女性由于忙于学业,所以没有时间考虑恋爱的问题,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自己也悄然进入了”剩女“的行列。关于女生的学历,网上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甚至还有将女博士称为”第三性“。由于存在这种心理上的认知偏误,导致有些”剩女“虽然择偶标准并不是太高,而且自身条件也还不错,但是依然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造成了女性渴望嫁人,但是男性不敢娶的现象。
2.就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每年都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上女大学生求职时可能遭到部分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就业更难。而且在生计的压力之下,很多女性在入职的前一两年,都不会考虑自己的婚嫁问题,而是希望先等工作稳定下来。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女性缺少了与同龄男性接触的机会,也没能花时间投入地谈一场恋爱,这也是她们的遗憾。当工作基本稳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在悄然中成为了”剩女“。
3.高房价因素的影响。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性而言,是难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购买房子的。她们当然希望通过”嫁得好“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嫁个好老公,少奋斗十年“已成为一些年轻女性的理想目标。所以,这也使得一些女性在择偶时加入了男方必须有房这一硬性标准,”先房后婚“”无房不婚“成为了她们的共识。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知名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70.8%的女性表示自己的待嫁对象必须有房,同时48.2%男性认为有房才能结婚。而面对高昂的房价,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也只能”望房兴叹“,高房价成为了”剩女“成婚难的重要因素。
4.择偶梯度因素的影响。在婚恋择偶方面,存在一种类似于”田忌赛马“的规则:即A男选B女、B男选C女,最后剩下的人群是C男和A女。具体来说就是,男性为了维护在家庭中的较高地位而倾向于寻找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低,或者与自己相当的女性伴侣。而女性则青睐于找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做配偶,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择偶梯度就自然地形成了。女性挑选结婚对象时会要求对方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以及学历资本等高于自己,至少不能低于自己,这就导致女性在择偶时机会上要比男性少了很多,尤其是目前所说的”三高“剩女,因其自己条件已经相当优秀,择偶面就更窄了。
5.生育年龄因素的影响。根据进化心理学理论,人类婚姻的本质是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即传宗接代,延续遗传基因,留下更为健康和优秀的后代。同时,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一般在23�30岁,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开始衰老,卵子的染色体出现衰退,即质量下降,因此,”剩女“自然不在男性优先考虑范围。
6.社会包容度因素的影响。社会包容程度的提高,使人们所受的束缚变小,个人行为相对宽松,人们可以在不受那么多舆论压力的情况下,依照意愿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婚姻并不是非选不可的模式。她们或是害怕失去自由,或是不愿承担生活带来的压力和责任,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因而有的人选择了独身,有的人选择了不婚。所以,社会对单身群体包容度的提高,在无形中助长了”剩女“现象。
7.西方女权主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使得西方的各种思潮不断传入中国,这些观念与传统观念相互碰撞,不断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国新一代的女性也开始寻求政治上、性别上的平等,摆脱男权至上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女性自己的地位和自由。”剩女“们正是因为受到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不愿意再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因而在选择伴侣上更注重平等,同时,”剩女“对于那些具有”大男子主义“传统思想的男性敬而远之,其中很多人有着强烈的女权思想。更有些女性逐渐显现出”大女子主义“的倾向,这些都与女权主义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