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夏王朝消失之谜 – 女娲导航

探索:西夏王朝消失之谜

 西夏王朝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呢?有什么神秘的说法吗?现在鬼大爷为您介绍探索:西夏王朝消失之谜的相关文章。

探索:西夏王朝消失之谜

西夏王朝是如何消失的?

缺乏史料的西夏王朝,千年来神秘异常。如今,王朝在中国大地留下的最大背影———黄土夯造的西夏帝王陵,到了大面积坍塌的危险期。近日,王陵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若不加修护,“东方金字塔”的七成遗址,可能挺不过10年。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宁夏,而关于宁夏的来历,以及唯一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过国家政权的西夏王朝,则是许多人哑然不知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曾先与北宋、辽抗衡,后与南宋、金鼎立,最后在连年战争中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消灭。蒙古人灭掉西夏后未曾撰修一部足够份量的史籍,致使西夏历史湮没。然而如果撇开西夏,想全面了解11~13世纪的中国历史,定会大打折扣;而在文献资料严重短缺的今天,撇开近30年的西夏考古,西夏历史依旧苍白。当我们站在险峻峭拔的贺兰山上俯视这一片空旷、荒芜上耸立着的数百个陵塔、墓丘,在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拾起色彩斑斓的瓦砾尘屑,一股已经隐没的帝王之风便迎面袭来;已渐被湮没的辉煌而悲壮的西夏历史,也被重新鼓动复活。 

200年间,金代辽治,宋室南迁,而西夏则岿然不动 

我第一次来到贺兰山脚下是在少年时代。那是20世纪60年代,学校组织我们到贺兰山下的一所农场学农。劳动之余,同学们相约去山里摘野酸枣。那时山里荒凉得没有人烟,偶尔有几只突然掠过的乌鸦,吓得人一激灵。俗话说,望山跑死马。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只觉得贺兰山好像是在往后退,离我们越来越远。走着走着,猛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金字塔形的黄土包,土包的周身布满了一圈一圈的黑洞,看上去坚硬却充满沧桑。我仰起头来,土包好像高极了。在回去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想,这土包与周围的山丘迥异,肯定是人工建造的。但是谁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修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一困惑陪伴我走过少年时代。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后来我竟和这些黄土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次来到贺兰山下的时候,我已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一名学生了。当我面对经常出现在梦中的高大黄土建筑时,它们给我的冲击依旧强烈。我开始细细品读它。原来它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建筑,其周围还环绕着方形城墙及高台。那些断壁残垣在风蚀日晒中,显示着一种与时间和沙暴相抗衡的顽韧。这便是那个已消失了近800年的西夏王朝最醒目的标志和遗存——西夏王陵。 (鬼大爷www.ngnvip.com)

当时我是利用假期来发掘现场的,故而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来之前,原本很陌生的西夏王朝已初显它的轮廓:

西夏王朝的缔造者党项羌原居于黄河河曲一带,是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渐强盛。唐初,居住在党项人西面的吐蕃族日益强大,对党项诸部落形成很大威胁。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党项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大迁徙。他们先是到甘肃庆阳,后其中一部分再次迁到陕北米脂、横山一带定居。迁徙到陕北的党项部族有八大种姓部落,其中以拓跋氏势力最强。唐末,社会动乱,各势力纷争,最终酿成了一场农民起义。为镇压起义,唐僖宗调各路人马,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参战,作战有功,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并赐李姓。五代时期,中原分裂,党项人借机不断扩张自己势力。881年,拓跋思恭“虽未称国而王其土”建立夏州,在自己统治的辖区内任命官吏,征收租税,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势力。北宋建国之初,党项诸部与宋廷相安无事。后来,拓跋部对宋廷时叛时附,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拓跋氏失败最惨重时,领地尽失。后来族人李继迁重新纠集力量,经过十几年的征战,重新占领了陕北银、夏、宥、盐等五州之地。1001年,李继迁连取北宋怀远(今宁夏银川市)等河外五镇,1002年,一举攻破灵州,并定都于此。1003年,李继迁率军与吐蕃战,不幸中箭身亡,其子德明即位。他实行“东合西进”的政策,向东与宋结好,为党项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向西“掠吐蕃战马”,向北“收回鹘锐兵”,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至河西走廊。1020年,德明将都城由灵州迁至怀远镇,升为兴州,并大兴土木营建宫室。1032年,李德明去世,其子元昊即位,改兴州为兴庆府。1036年,元昊击败河西回鹘,把势力一直扩大到敦煌一带。此时,西夏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雄踞塞上。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南郊祭坛高筑,在众大臣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元昊所建立的王国西夏语称为“大白高国”,因其位于同一时期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这是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自1038年元昊称帝,到1227年末主失国,历190年,十传其位。其间金代辽治,宋室南迁,而西夏则岿然不动。 

俄国人科兹洛夫的发现奠定了近代西夏学研究的基础 

然风云骤变。在漠北草原兴起的蒙古族历经300多年的火并完成了统一。1206年铁木真称王,号成吉思汗。统一后的蒙古部族继续南进,意欲统一中国,并首先把矛头指向了西夏。在此后的22年间,蒙古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1227年,蒙古大军包围夏都兴庆府达数月之久,西夏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227年6月举城投降。然而在西夏灭亡之前,成吉思汗却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蒙古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西夏实施了灭绝性的摧毁。他们不但血洗都城,将积聚近200年的宫殿、史册付之一炬,而且还将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毁盗殆尽。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至此,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灰飞烟灭了。更可叹的是,元人主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并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国传》或《党项传》,而独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以至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为遗憾的空缺。数百年来,西夏汉文史料的匮乏和同时代宋、辽、金史料的丰富一直形成鲜明对照。但是,后世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因为史籍中的空白而放弃对它的追寻。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废弃的建筑、残缺的经卷以及残陵乱冢,寻找着这个遗失王朝的踪迹。 

1908年3月,俄国海军大校科兹洛夫率领的一支探险队向中国西北的大漠深处挺进,他接到了俄国地理学会的命令,要到中国西部边疆寻找一座古城——举世闻名的黑水古城(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 

黑水城是西夏到元代的一座边防古城,始建于西夏时期,约在明代初因战争和自然条件恶化等原因而废弃。科兹洛夫1908年3月19日到达黑水城,3月31日又匆忙离开。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科氏的这次探访还算不上一次科学的考察发掘,他们只是在古城的各处翻找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遗物,如书册、信函、钱币、装饰品、家具、佛像画像等,然后将所获文物运回俄国。 

俄国皇家地理学会收到这批文物后非常重视,当即决定要他们立即返回。科兹洛夫接到命令时,正行进在前往四川的途中。探险队遵命立即返回古城。在一座距西城墙4公里的佛塔地宫内,他们发现的各类文书共24000多册,佛画500多幅。用科兹洛夫自己的话说,他们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图书馆”。这些文物于1909年秋安全运抵俄国圣彼得堡地理学会所在地,并于第二年进行了公开展览,使当时的整个欧洲感到震惊,并成为20世纪中国继甲骨文、汉简、敦煌文书之后又一次重大文献发现。

我来到西夏陵墓,为的是寻找这个王朝鼎盛时期的遗迹。那年宁夏考古工作者刚刚结束对一座西夏陵墓的发掘。说起这次发掘,还颇有些故事性。40年前,陕西省考古所的一位同志出差路过贺兰山时,曾看到山的东麓有一片土冢,他猜测可能是唐墓。1972年春天,他在北京出差时碰到了宁夏博物馆的同行,顺带聊起他的“发现”。当年,宁夏博物馆便凭着这一线索,顺藤摸瓜来到了这片古冢前。在贺兰山下被附近部队挖开的战壕边上,不时能发现破碎的西夏文残碑。他们敏感地意识到,这片漠漠荒尘中的土冢不是唐墓,而是他们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的西夏陵墓。 

这一不经意的发现拉开了西夏考古的序幕。经过反复调查,他们给当时已经确定的15座陵墓作了编号。西夏陵几乎每一座墓前都有一个巨大的盗坑,而在陵区中部的8号陵(后更名为6号陵)地面未见盗坑,考古队员选中它作为挖掘对象。该陵墓室深达25米,发掘工作进行得十分艰苦。当取土接近墓门时,人们发现,这座墓同样被盗掘过!巨大的盗坑从地面直通墓室,盗坑内的回填土明显松软。 

那座墓紧靠在山脚下。顺着狭长的斜坡墓道,我走进了墓室。墓室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地下宫殿”,只不过是一个并不宽敞的土洞。盗坑在墓室顶部。根据墓室底部铺地砖和仅存的20~30厘米的墙基,可推测这座陵园的墓室是一座三室的土洞墓,中室面积不到50平方米,两侧室各有2平方米左右。全部随葬品只剩下几件零星的金银饰器,淤土内尚有少量散乱的尸骨。墓室被破坏得如此严重,是发掘者事先没有估计到的;而墓室建造得如此狭小简陋,更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 

与简陋的墓室相比,西夏陵墓的地面建筑要讲究得多。敦实的陵台、奇伟的献殿、高耸的角楼、矗立的阙台、斑斓的脊饰……不禁让人追忆起西夏王朝的雄风。西夏陵的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史书记载,西夏9座帝陵早已被元兵刨了个底朝天,而早先挖掘的6号陵也用事实说明了墓穴里的文物确实所剩无几。西夏陵残碑也是蒙古军队破坏西夏陵的见证。从目前收集到的3300多块西夏残碑看,一处出土的残碑多则千百块,少则几块,除了仁孝寿陵残碑能拼出一块能读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外,其余残碑没能拼出一块完整的碑文来。 

除蒙古大军的毁灭外,西夏陵又遭民间长期洗劫,已发现的9座帝陵、253座陪葬陵无一幸免,有的盗坑深达数米,至今未平。除已发现的帝陵和陪葬墓外,肯定还有一些尚未发现的或因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陵墓。 

7号陵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确定墓主人的陵园 

由于是个开创性的工作,所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考古人员将办公营地移进山中。3年多来,除了调查挖掘,他们面对的就是简陋的土房、简易的帐篷以及单调的业余生活。在茶余饭后,他们有机会对陵周围的墓葬密集区作了更多的调查。像陵区东部边缘的砖瓦窑场、北端的建筑遗址,都是散步时偶然发现的,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当时被称为“2号墓”的大量残碑。 

“2号墓”在8号陵东北面二三里处。在没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这些仅存的残碑或许就是考古人员破译墓主人身份的密码。大家将两座碑的残碑全部收集了起来,总共1760多块。如此大的收获,大家简直有些喜出望外。而更让大家惊喜不已的是,就在这些破碎不堪的残块里,找到了墓主人的线索。经过拼对,一块由19片残片缀合起来的碑额展现初形。碑额呈方形,边长40厘米,边缘饰有5厘米宽的忍冬纹花边,内有16个篆书西夏文,译文为“大白上国,护城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文。”另在碑文首行残块上也发现了类似字样。寿陵即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的陵号。这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确定墓主人的陵园。它后来被编为7号陵。      

根据调查结果看,西夏陵除了一些基本制度与唐宋陵园大体相同以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从我们绘制的陵园内9座帝陵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帝陵陵城内的建筑都有意避开陵园的中轴线,建在偏西北的地方。陵城的建筑遗迹包括献殿、陵塔以及陵塔前隆起的墓道填土,三者形成了一条轴线,这条线由南门向西北偏离,与中轴线形成5度的夹角。这是一座夯土实心、外层分级、出檐挂瓦的砖木结构的建筑。中原地区西汉、唐宋陵园的陵(宫)城内,在最中心的位置是一座三级台阶的方形夯土台,西汉称方上,北宋称陵台,考古人员则称之为封土。西夏陵没有封土,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座高大的类似于塔的建筑。这座建筑的性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陵园里修建这样的建筑,它究竟向我们暗示了什么?

两排小小的滴水坑,透露了王陵的秘密 

随着西夏故事的增多,我们对西夏王朝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虽然存在不到200年,但西夏人却创造了异常璀璨的文明,西夏文字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表。 

西夏建国前夕,元昊便让富有才华的大臣野利仁荣等创造、记录党项族语言,野利仁荣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创出6000多个字。人们习惯上将汉字称为方块字,事实上将西夏字称为方块字更为贴切。西夏字笔画繁复,但结构紧凑,字形饱满,个性鲜明。在当时,它不仅用于政府公文,而且还被用来翻译经典著作。 

近千年前,西夏文写出了西夏国自尊自强的个性;数百年之后,记忆这段尘封历史的文字又不断破土而出。在甘肃省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张发黄的纸片,纸的上下角已经残破,上面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横竖方格和用汉、夏两种字体书写的文字:“六月,朔日甲辰”;“七月,朔日甲戌。”据西夏学专家陈炳应先生考证,这是一份丁亥年5~12月的夏汉文的日历。日历上的丁亥年为公元1047年。这个时间距文献记载的西夏文字创制的时间仅10年左右。 

1962年9月,在保定市北郊约2公里处的韩庄一座俗称“大寺”的古寺院遗址中发现了两座明代的西夏文石经幢,幢身每面均刻有西夏文,刻文时间是明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晚的西夏文。这两座石幢的发现,说明西夏文的使用下限至少是在明代,并说明直到明代时,党项人作为单独的实体仍然存在。1047~1502年,这意味着西夏文的使用时间长达450余年,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要说对西夏王朝最新的认知,则不得不提近两年对3号陵的清理。根据文献记载,西夏十帝加上未称帝之前的李继迁、李德明(后追封为帝)共12帝,凡250余年,但只有9座帝陵,即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谅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崇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庄陵、襄宗李安全康陵。缺失的帝陵,其原因可能是最后几帝还未及营建陵墓就败亡了。 

考古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西夏陵是袭用唐、宋时代的昭穆葬法,由南向北按左昭右穆葬制排列,形成东西两行。在贺兰山麓的东南角上,有两个规模最大的陵墓,可能就是西夏开国前尚未称帝以后又追谥为帝的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的裕陵和嘉陵。从陵区的整个布局来看,也是以这两个陵为首,其余诸陵则依它继续兴建。而3号陵很可能就是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3号陵茔域面积15万平方米,是西夏9座帝王陵园中占地最大和保护最好的一座。3号陵发掘工作历时两年,3号陵坐落在山前洪积扇上,陵园地面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有7米多,所以陵园的散水和排水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发掘月城墙垣的时候,我们一直清理到了墙基两侧原来的地面上。地面由黄泥墁成,厚约5厘米,宽1米余,通常墙基的散水都是用鹅卵石或者方砖铺墁而成,然而在这里我们没有发现散水。没有想到的是,发掘一周后,一场大风帮了我们的忙。那是一场七八级的大风,风把地面上的灰尘浮土吹得干干净净。大风过后,我们发现在月城墙基的两侧,出现了两行小水坑。水坑成椭圆形,直径5~6厘米,水坑间距非常一致,都在25~26厘米之间,排成一条直线,距离墙基50厘米。25厘米,正好相当于墙基下出土的滴水(一种护墙瓦的名称)的宽度。滴水坑!对,这一行水坑正是屋檐滴水留下的!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两排小小的滴水坑,至少为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月城墙基宽2.5米,滴水坑距墙基一侧0.5米,两侧共1米,由此可知月城两面坡顶的檐口宽3.5米。3.5米,几乎相当于一间屋子的面阔。二是陵园墙基不做砖石的散水,只是黄泥墁地,而滴水坑一般都很浅,这说明西夏时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降雨稀少。 

西夏陵中有高大墓冢的陪葬墓我们已调查得差不多了,我一直想从中找出哪一个是我当年看到的那座。印象中当时只看到了一座孤零零土包,可眼前分明是高低错落的一片。陪葬墓的墓冢形制很多,有平顶圆柱形、尖顶圆锥形、山丘形、蘑菇形……我努力辨认,始终无法确定,就像数不清的西夏之谜一样,虽然追踪了几十年,但依旧难以澄清。如我们调查的200多座陪葬墓究竟离真实的数目还有多远?陵园中为什么没有发现能相当于皇后等级的陵墓?陵区的采石场、取土场在哪里?哪里是陵园工匠的生活区? 

如今的西夏陵默默矗立在漫漫戈壁,它既没有秦陵的铺张、唐陵的华彩,也缺少宋陵的考究、明陵的气派,然而却已以它的磅礴与苍凉,述说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得失。    

未解之谜,西夏黑水古城消失之谜

风沙填埋一座城市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在当地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隋朝时,有一天天气显得十分怪异,忙碌的人们虽然在心里嘀咕,但都无暇深究,在 沉闷的城中往返穿梭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并高声叫卖他背的枣梨:“枣梨!枣梨!”虽然老人叫卖得非常起劲,但由于他的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天黑之后,老 人出城而去。

当时驻守此城的隋朝大将韩世龙闻听此事觉得十分蹊跷,百般思索之后恍然大悟:“枣梨不正是早离吗?”遂果断地率领全城军民离开黑水国。果然,在人们离开不久,狂风大作,风沙从天而降,整个城池很快被沙掩埋……这一传说还有史料记载,说韩世龙“去后一夕被沙掩埋”。

被沙掩埋的不仅仅是一个城池,连同黑水国一同沉睡在沙海之中的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相信有一天对黑水国遗迹的勘察,总会揭开这个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

神秘消失 远去的西夏王朝

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 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

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因旁边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元代时又称“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为黑色都城之意。

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出师不利,退守孤城。中原大军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 河流贯其间,便以沙袋塞其上流,断绝城中水源。守城者于城内掘井,至极深而滴水未见。黑将军被迫全力出战,未战前,以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 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落入敌手,然后率士卒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

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得见宝藏。关 于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黑将军战败后并没有死,而是向东南方向撤退。在距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不远的地方,曾留下了他的盔甲和战袍。这 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俄国的科兹洛夫就是着迷于神秘的黑水城的人物。

黑水城的历史发展历程

黑水城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初,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军城”之称。城堡早 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尽管城市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西夏建国以前,黑水城一带就已有大量居民,在这里耕耘牧猎、繁衍生息。西夏建国后,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 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元朝建立后,黑 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元朝在这里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

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先后屯田近万亩。

西夏黑水城

元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来的黑水城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了扩建改造。扩建后的黑水城,东西宽 450米,南北长380米,是原来城市面积的3倍。扩建后的城市,不仅增加了城区面积,而且加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当时的黑水城,城墙高达10米,城内有 登城马道7条,设有宽约6米的东、西城门两座,并在城门外加筑了瓮城。在四面城墙的外侧还修筑了马面、角台等御敌建筑。

在当时的城区内,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区域和百姓、官员、兵卒的住宅区;有直通城门的东、西大街和南北街巷组成的整齐街道。街道两侧, 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馆、酒店、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作坊等。并有马市、柴市及交换农牧产品的互市场所。黑水城,不仅城内十分繁荣,而且在城 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区和繁华热闹的街市。当时,居住在黑水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之多。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