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 女娲导航

蔡元培

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蔡元培同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革命家蔡元培吗?

革命家蔡元培——革新北大的北京大学校长

革命家蔡元培的人物生平

少年

少年时曾在 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 光绪十五年(1889年) 举人,十六年会试 贡士,未 殿试。十八年赴殿试,获二甲第三十四名,中进士,授 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 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

早期

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 上海,出任 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 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 晨报》为阵地,提倡 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 陶成章、 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 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 同盟会。三十年赴 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初年

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与当地外侨发生冲突。有看法认为是共产党着意挑衅所致(事实证明此说法无法成立)。蒋介石下令追查负责任者,25日,程潜指责为共产党员较多的第2、第6军所为。英美军舰以此为理由炮击南京,遂形国际冲突,是为“南京事件”。蒋严电阻止事态扩大,静候政府以外交方式解决。在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举发“共党破坏革命,危害国本之逆谋”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决议通过“非常紧急处置案”。

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吴稚晖提出发动“护党救国”运动。4月2日,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参加者包括蔡元培、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黄绍�、李济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上海会议中提出检举“共产党连结容纳于国民党之共产党员,同有谋叛证据”,吴稚晖呈文控告共产党且谴责鲍罗廷,阴谋使中国变成苏联殖民地。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首先发言赞同。会议订立“清党原则”及组“清党委员会”,进行反共清党准备工作。3月29日,中共请示苏联,强调准备抵抗。4月1日,汪精卫穿越西伯利亚再转苏联邮轮,从欧洲赶回上海。蔡元培与蒋介石、吴稚晖、等向汪投诉中共问题。

“九·一八”事变后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教育部北大在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周恩来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培植家乡青年

蔡元培培植家乡青年不遗余力,先后主办过绍郡中西学堂、绍兴府学堂、越郡公学、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学名誉校董。绍兴城区笔飞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为纪念馆,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新建“元培小学”“元培中学”以示纪念。遗著辑有《蔡元培全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一.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二.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www.ngnvip.com)

革命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提起蔡元培校长,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但很少人知道,在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中,蔡元培先生同样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中国近代体育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育内容。  

蔡元培先生所倡导之体育,始终与他所倡言的“完全人格”联系在一起。早在1912年5月,蔡元培就提出“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教育者是养成人格之事业”。1919年2月在《教育之对待的发展》一文中,他提出“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之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

在“完全人格”中,蔡先生将体育置于首位,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在谈及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时,他再一次论证了体育的基础地位,“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于国家也亦然……一切道德殆皆非赢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1920年12月5日,蔡先生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说中,将“完全人格”又称为“健全人格”,谈及“年前我国审查教育会,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一)养成健全的人格,(二)发展共和精神。所谓健全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的,不可放松一项的。”在此,他把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及所应掌握的尺度做了务实的说明,“先讲体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不过体育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实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有妨害,且成一种机械的作用,便失却了体育的价值了。”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改革教育、尚武求强的积极作用,并有力推动了日后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蔡元培先生关于体育方面的实践,为高校体育教学做出了榜样,其功绩也应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所铭记。

革命家蔡元培的子女

上海是蔡元培早年从事教育和推翻满清统治革命活动以及晚年定居之地。华山路303弄16号是蔡元培在内地的最后一个住处。今年80岁的蔡目卒盎是蔡元培的第5个孩子。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她就守在身边。如今,她住在华山路303弄16号,以父亲的书籍、字画为伴,守护着父亲的精神。

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故居,位于五星级酒店希尔顿对面。弄堂两侧这两年风风火火地开起了“锅比盆大”等餐厅,餐厅的生意一日好似一日,并日复一日地播放餐厅老板、台湾影星寇世勋对自家餐厅的推介。

在这片繁闹地一侧,华山路303弄淡然而不张扬。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小区门口上方刻了几个不大的黑色雕花烫金字“蔡元培故居”。几年前,文管部门在弄堂口的墙壁上做了一个硕大的蔡先生头像浮雕,旁边是毛泽东对蔡先生的著名八字评价:“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16号是一幢三层英式洋房,这是蔡元培在内地的最后一处居所。蔡元培在上海最早的寓所在白克路(今凤阳路)登贤里,以后分别在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49号、愚园路884号住过。1937年10月,为了远离战场,蔡元培从愚园路搬到海格路(今华山路)。但住了不到一个月,上海就沦陷了。11月27日,他在丁西林、庄长薛等陪同下去了香港。原计划合家迁往昆明,但蔡元培在香港一病不起,直至1940年3月5日逝世。

蔡元培过世后,他的第三位太太周峻带子女回到华山路303弄16号。如今,这里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蔡元培故居,也是蔡元培的女儿蔡目卒盎的栖身之所。今年1月11日是蔡元培诞辰140周年,蔡目卒盎眼下正在参与筹划相关的纪念活动。

生活在父亲的世界里

蔡元培一生续过两次弦,有两个女儿、五个儿子,长子6岁时夭折。蔡目卒盎和蔡怀新、蔡英多是第三位夫人周峻所出。目前,也只有这三位最小的子女还健在。

今年80岁的蔡目卒盎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离休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研究员。蔡怀新也毕业于交大物理系,退休前是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著有《基础物理学》等书。蔡英多一心学“实科”,从华东航空学院毕业,分配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搞技术,并在沈阳落户生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蔡目卒盎和蔡怀新住在华山路303弄16号的二楼和三楼。“房子是租的,陈毅市长曾说,蔡夫人住的房子不收房租。我母亲1975年去世后,我就申请交房租,这是陈市长给母亲的优惠,我们是她的子女,不应该不交。”蔡目卒盎说,“我每月付64元房租,弟弟付191元。”

去年,蔡怀新摔了一跤,“真成残废”了,在没有电梯的华山路行动不便,就搬去了富民路,三楼还给了房管所。蔡目卒盎一生未嫁,和保姆徐玉妹生活在二楼,日子过得忙碌而丰富。“每天都有事情,明天上午单位要过组织生活,下午要去参加讨论父亲诞辰140周年的会。”蔡目卒盎说自己的社会活动很多,每周平均要参加3个会。上周还为上视纪实频道录制了《蔡元培和他的妻儿们》,一般都要到晚上11点才睡,早上六七点起床。

12月中旬,记者如约第一次来到蔡目卒盎家。蔡目卒盎在半个月前扭到脚,左脚走路十分吃力。她坐在客厅中间的圆桌后等我们,桌上放着四色点心和小柑橘,这是蔡目卒盎的习惯,每每有人来访,她总要问清人头,准备点心。

这是一间挑梁很高的旧式客厅,近楼梯口的桌上堆满了书,全是与蔡元培有关的,有画传、教育论著选、年谱长编、论蔡元培、蔡元培传、纪念集等,其中一本看起来很旧的《蔡元培全集》才2.1元,这套书当时被中科院4折处理,蔡目卒盎一见赶紧买下来,“中科院认为只需要自然科学的书,如果没人要,他们还打算降到二折。”桌边,一把上了年纪的圈椅歪斜地靠着,那是蔡元培曾坐过的。屋子的壁炉前插着两把菊花,一黄一白,因为蔡元培生前爱菊,常有来客送菊花。“屋里的家具除了文管会送的几把椅子是新的之外,其余都是旧的。这张圆桌是我母亲设计的,四边可以收缩,放下去就是方桌。”

客厅四面的墙上挂满了蔡元培的像,有刘半农拍的,有北大师生欢迎蔡元培从欧洲考察回来的集体照,还有湘绣画像。“这张是刘海粟画的,那是1921年我父亲担任北大校长时,生病住在现在的北京,人有些消瘦,刘先生去看他,现场画了素描。这张画在全国美展上出现过。一楼展出的是复制品,这是原件。”蔡目卒盎特别指着一张作品:“那是我母亲为父亲画的,父亲在上面题了词:‘唯卿第一能知我’。父亲是个很浪漫的人,和母亲订婚时,父亲曾题词:‘仅以最纯洁最诚恳之与周峻君订婚’。”

客厅里所有蔡元培的像都是蔡目卒盎挑出来的,这里也是她每日的主要活动空间,但在这里,没有一张母亲和兄弟姊妹的照片,这是因为“来参观的人都希望看到这些”,作为女儿,“时间久了,对父亲只有怀念和尊敬”。“目卒然见于面、盎于背。”蔡目卒盎轻声说起父亲为自己起名的用意,“我的名字取自《孟子》,意思是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另外,目卒盎又与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原译名若安谐音,父亲希望我学习女英雄。”

旧事与遗物

1940年3月11日香港各界万余人公祭蔡元培

蔡目卒盎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坎就是父亲去世。

“那时,香港被日本人占领了,交火中,我家附近的一个油库爆炸了,殃及我家。我母亲连手表都没拿,只来得及抢出父亲的手稿。她托一个志愿者把我们几个孩子带走,自己用一只藤箱(在一楼纪念馆展出)装父亲的手稿,准备送出去,其间还遭到日本人扣留。子弹飞来飞去,把她头发削掉一块,幸好没有受伤。有几个亲戚得知我家的房子没有了,就捐了一些衣服给我们。香港本来不冷,但那个冬天特别冷,我们没有棉衣,唯一的一条棉被还是朋友家的。后来许地山教授的夫人送给我一件丝绵袄,我穿了好多年。”蔡目卒盎说,那时中国人每天只有6两4钱的粮食,有时一天都吃不上饭。日子虽然苦,但还熬得过去,最怕的是打仗,一打仗就必须逃难。

生活上的艰难,加上父亲去世的打击,蔡目卒盎一下子变得成熟起来。正如在蔡目卒盎10岁生日时父亲送给她的小诗“生男生女无悲喜,不要轻分瓦与璋”,蔡目卒盎是个独立坚强的女儿。1948年,她加入地下党。“父亲去世后,母亲本想安排我去法国留学,李四光愿意带我出去,还有朋友帮我申请。而且我是很崇拜居里夫人的,原想从交大物理系毕业后,去美国深造。但可能和从小跟父亲看《西行漫记》有关,我毕业后加入了地下党,放弃了出国。”当时党内开会经常安排在蔡目卒盎家的客厅,每每这时,母亲就为他们准备点心,也为他们放哨。

可是“文革”中,蔡目卒盎也受到迫害,被关进了牛棚。“我是个乐天派,在牛棚里也能睡得很香。”蔡目卒盎乐呵呵地说。幸运的是,抄家时,孙中山、陈独秀等的信件都作为“敌伪档案”被抄走了,而鲁迅写给蔡元培的4封信,因为属名是“周树人”,所以被当成一般信件,幸免于难。更值得庆幸的是,用卡车拉走的那些国家级的文物并没有被烧毁,而是作为敌伪档案封存在玉佛寺,“文革”结束后被移交给了博物馆。

如今,蔡元培生前的手稿、书籍、信件、相片和其他遗物等大多收藏在故居。在故居的一楼陈列着蔡元培求学时的笔记,以及在紫禁城太和殿中殿试的策卷,上面写着:“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殿试举人,臣蔡元培。公佩金玉印明洪武六年已摄帝师为国师……”后面落着礼部主事和郎中的名字。还有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这份“中华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简字第七百九十二号”任命状,简洁地写着:“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此状落款是:黎元洪、段祺瑞、范源廉,挂着大总统的印章。

蔡目卒盎说,从前是母亲保管着父亲的东西,现在是自己与父亲的精神不离不弃。“如果发生大火,我也会像母亲那样,不要性命地抢救父亲的手稿。”

蔡家的儿女们

在蔡元培的后代中,有学文、学理、学工的,却没有一个人做官。大哥蔡无忌留学法国13年,是畜牧兽医专家;大姐蔡威廉留学比利时和法国,学习油画卓有成就,但英年早逝;二哥蔡柏龄是法国国家级物理学博士,曾与法、美科学家共同发现反铁磁性现象,获颁法国国家科学院奖章。“二哥很聪明,十几岁就把法国大百科丛书看下来了。大哥一直认为农业很重要,他临终前,我赶到北京陪了他4天。我到的当天,他说的都是工作,比如中国农业史还没写完,中国畜牧兽医史也没写完。第二天,就不能讲话了。”

一般人会觉得蔡元培当过大官(教育总长),当官的人都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学法律、学政治,以后也好当官,但蔡目卒盎说:“父亲对我们的教育非常开明,他曾写了七个字给母亲:‘且从诸兄学实科’。和父亲相比,我们都不是什么杰出人才,父亲要求我们必须正直,这一点我们兄弟姐妹们都做到了。”

蔡元培平和敦厚的性格也深深影响了家人与子女。蔡目卒盎和她的兄弟姐妹们虽然分别是由三个母亲所生,但感情很好,经常走动。“今年中秋节,第一位母亲的亲戚还来看我。因为第二位母亲的亲戚都在北京,我去北京的时候就去拜访他们。现在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了。”

在蔡家后人中,唯一一位继承蔡元培衣钵、从事教育事业的,是蔡目卒盎的一个侄女、小弟弟蔡英多的女儿。“她本来在沈阳大学科技英语系,教了几年科技英语,现在北大深造,硕博连读。去年得了博士学位,毕业了。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