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战荆轲典故,二鬼战荆轲是真的吗
关于荆轲的一些历史上典故,其中就有《二鬼战荆轲》。而二鬼战荆轲主要说的是什么?而且里面说的到底是怎样去直接说明荆轲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么二鬼战荆轲典故,二鬼战荆轲是真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二鬼战荆轲典故,二鬼战荆轲是真的吗
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1] 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二鬼战荆轲》故事
《二鬼战荆轲》故事也叫《羊角哀鬼战荆轲》、《羊角哀舍命全交》、《金兰谊》,故事梗概为羊左二人都是春秋时期的燕国人,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朋友。听说楚王招纳天下贤士,于是羊角哀和左伯桃同去楚国求官,当羊、左二人同行至此时,天降大雨雪,同往则盘费不够,左伯桃便将所带干粮、衣物全交与羊角哀,让其独自赴楚,左伯桃则出走躲避羊角哀,最后因冻饿死于树洞之中。羊角哀到了楚国,位至上大夫,遂将此事禀告楚王。楚王听后很受感动,便下令伐倒林树礼葬了左伯桃。后左伯桃托梦给羊角哀,说自己在阴间受荆轲欺侮,羊角哀便自刎于左伯桃墓前,与他合葬在一起,赴阴间共战荆轲。于是后世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作”羊左”。该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士传》,后《文选》、《独异志》《六朝事迹编类》等皆有记述,《金兰谊》已经演变成了小说体,到明代冯梦龙的《羊角哀舍命全交》已经完成了由历史人物纪传向小说虚构的转变,也使二鬼战荆轲的传说熔铸了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演绎了一曲流传千古的义气赞歌。在古鄄大地上得以广泛流传。
由于故事在广泛流传中的不断艺术加工,致使在历史年代、人物、地址上多有谬误。
古廪丘曾为兖州治所,前汉属东郡,后汉属济阴,晋属。有羊角哀、左伯桃冢、管公明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六上《志》第五《地形志》], 当时的燕楚古道途经鄄城县李胡同村和张大人庄一带,古廪邱、羊角城旧迹就在此间,《急就篇注》:卫国有羊角城,羊角城的人便以城名为姓。羊角城在山东鄄城东北五十里,一名义城,既现孙膑旅游城内亿城寺。
据《濮州志·古迹》载:“羊角哀墓在张大人庄东,墓前有碑。”左伯桃、羊角哀合葬墓位于今鄄城县东北20公里的吉山镇李胡同村西,西北距张大人庄约600米。墓封土现存直径3米,高2米。
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7年)年“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墓碑高170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文系清代著名学者“赐进士及弟加授通奉大夫山东督粮道孙星衍”撰之,“文林郎知范县事唐晟”书丹。正文隶书,共14行,行38字,共527字。碑文记述了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的义行和对羊左合葬墓的考证,凭今思古,感世风日下,叹人心不古,“呜呼!士夫居安乐时,礼让自喜,征逐酒食,遭颠沛,掉臂不相顾,或负交。誓天曰:‘不负。及趋功名,争利己,挤人至死又下石’”。碑文的最后部分作铭曰:“吾读琴操,哀三十穷,猗嗟羊左,淳淳古风,一诺不谕,荣瘁同尽,死交千古,令闻不殒,梁山永峙,瓠河半湮,死士之陇,重于生人,立石旌义,惟令之德,吕历国俗,保此封城。”该碑文所引史料丰富,考证详明,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同时,我们通过碑文,也看到对古人重友谊、轻利禄之言行的赞扬和对争名夺利、不惜落井下石之小人的鞭挞。在羊左墓附近旧有忠义二贤庙,文革时期拆除。原羊左墓东北数十米处有荆轲墓,后墓平而成荆轲庙。张大人庄西南有古高庄遗址,为高渐离故里。高渐离,燕国著名的击筑能手,荆轲好友。
羊左墓周围吉山、左营、红船方圆几十里区域内丧葬习俗中至今仍保留着与这个故事有关的内容,既人去世入殓后,棺木上要放一蓝色小瓦,上用红绳绑一箭镞,箭镞头对荆轲墓方向,瓦上刻“箭射荆轲”四字。以保逝者不被荆轲所扰。 1979年羊左墓被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www.ngnvip.com)
“二鬼战荆轲”的典故出处
角哀辞了元王,径奔梁山地面,寻旧日枯桑处。果见伯桃死尸尚在,颜貌如生前一般。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唤集乡中父老,卜地于浦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环抱,风水甚好。遂以香汤沐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内棺外椁,安葬起坟,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造毕,设祭于享堂,哭泣甚切。乡老从人,无不下泪。祭罢,各自散去。
角哀是夜明灯燃烛而坐,感叹不已。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灭复明。角哀视之,见一人于灯影中,或进或退,隐隐有哭声。角哀叱曰:“何人也?辄敢夤夜而入!”其人不言。角哀起而视之,乃伯桃也。角哀大惊!问曰:“兄阴灵不远,今来见弟,必有事故。”伯桃曰:“感贤弟记忆,初登仕路,奏请葬吾,更赠重爵,并棺椁衣衾之美,凡事十全。但坟地与荆轲墓相连近,此人在世时,为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神极威猛,每夜伏剑来骂吾曰:‘汝是冻死饿杀之人,安敢建坟居吾上肩,夺吾风水?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有此危难,特告贤弟。望改葬于他处,以免此祸。”角哀再欲问之,风起忽然不见。角哀在享堂,一梦惊觉,尽记其事。
天明,再唤乡老,问:“此处有坟相近否?”乡老曰:“松阴中有荆轲墓,墓前有庙。”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不中被杀,缘何有坟于此?”乡老曰:“高渐离乃此间人,知荆轲被害,弃尸野处,乃盗其尸,葬于此地。每每显灵。土人建庙于此,四时享祭,以求福利。”角哀闻其言,遂信梦中之事。引从者径奔荆轲庙,指其神而骂曰:“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奉养,名姬重宝,尽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托,入秦行事,丧身误国。却来此处惊惑乡民,而求祭祀!吾兄左伯桃,当代名儒,仁义廉洁之士,汝安敢逼之?再如此,吾当毁其庙,而发其冢,永绝汝之根本!”骂讫,却来伯桃墓前祝曰:“如荆轲今夜再来,兄当报我。”
归至享堂,是夜秉烛以等。果见伯桃哽咽而来,告曰:“感贤弟如此,奈荆轲从人极多,皆土人所献。贤弟可束草为人,以彩为衣,手执器械,焚于墓前。吾得其助,使荆轲不能侵害。”言罢不见。角哀连夜使人束草为人,以彩为衣,各执刀枪器械,建数十于墓侧,以火焚之。祝曰:“如其无事,亦望回报。”
归至享堂,是夜闻风雨之声,如人战敌。角哀出户观之,见伯桃奔走而来,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助,不久吾尸必出墓矣。望贤弟早与迁移他处殡葬,免受此祸。”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当力助以战之。”伯桃曰:“弟阳人也,我皆阴鬼;阳人虽有勇烈,尘世相隔,焉能战阴鬼也?虽�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强魂。”角哀曰:“兄且去,弟来日自有区处。”次日,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毁神像。方欲取火焚庙,只见乡老数人,再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若触犯之,恐贻祸于百姓。”须臾之间,土人聚集,都来求告。角哀拗不过,只得罢了。
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谢楚王,言:“昔日伯桃并粮与臣,因此得活,以遇圣言。重蒙厚爵,平生足矣,容臣后世尽心图报。”词意甚切。表付从人,然后到伯桃墓侧,大哭一场。与从者曰:“吾兄被荆轲强魂所逼,去往无门,吾所不忍。欲焚庙堀坟,又恐拂土人之意。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汝等可将吾尸葬于此墓之右,生死共处,以报吾兄并粮之义。回奏楚君,万乞听纳臣言,永保山河社稷。”言讫,掣取佩剑,自刎而死。从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殡殓,埋于伯桃墓侧。
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烈如发,白骨散于墓前。墓边松柏,和根拔起。庙中忽然起火,烧做白地。乡老大惊,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从者回楚国,将此事上奏元王。元王感其义重,差官往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就立碑以记其事。至今香火不断。荆轲之灵,自此绝矣。土人四时祭祀,所祷甚灵。有古诗云: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二士庙前秋日净,英魂常伴月光寒。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