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 – 女娲导航

汪直

汪直是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宦官,也是著名的武装海商集团(倭寇)首领,汪直由于当时海上贸易中断,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因为失控而酿成倭寇之乱,最终稿被兵部尚书胡宗宪诱杀,汪直被处死后,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重又严重起来。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汪直吗?

汪直——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宦官

汪直人物生平经历

汪直(?-1559年),明朝人士,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徽州歙县雄村拓林人,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系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

生有异象,据《歙志》记载,相传王直在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有大星从天上陨入怀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惊诧地说道:“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已而,大雪纷飞,草木皆为结冰。稍长后,王直闻听母亲讲述关于他降生时的异兆,独窃喜曰:“天星入怀,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将命我以武显乎?” 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在广东打造海船,“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为非法活动,一开始汪直加入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许栋和李光头相继被明军朱纨剿灭,汪直遂另起炉灶,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汪直成为当时很大的一个武装海商集团首领,并以日本萨摩国的松浦津为基地。

嘉靖二十一年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自称徽王,明廷派总兵俞大猷围歼汪直,汪直遣徐海、陈东、萧显、叶麻等勾结倭寇。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吞并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当时“海上之寇,非受(王)直节制者,不得存”。海禁严厉的明朝兼有海盗(倭寇)的活动,有大量是中国沿海居民,由商、民转为寇、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胡宗宪遗使蒋州和陈可愿至日本与汪直养子王�(毛海峰)交涉,遂见王直,晓以理,动以情。王直表示愿意听从命令,汪直将蒋洲留在日本,命毛海峰护送陈可愿回国面见胡宗宪,具体商量招抚和互市事谊。胡宗宪厚抚毛海峰,使王直消除了疑虑。

胡宗宪慰劝汪直至杭州谒巡按王本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五日被王本固诱捕,三司集议时曰:“汪直始以射利之心,违明禁而下海,继忘中华之义,入番国以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上有干乎国策,下遗毒于生灵。恶贯滔天,神人共怒。”。胡宗宪谓:“(汪)直等勾引倭夷,肆行攻劫,东南绎骚,海宇震动。臣等用间遣谍,始能诱获。乞将直明正典刑,以惩于后。宗满、汝贤虽罪在不赦,然往复归顺,曾立战功,姑贷一死,以开来者自新之路。”明世宗下诏:“直背华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枭示,宗满、汝贤既称归顺报功,姑待以不死,发边卫永远充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斩首于杭州省城宫港口,临刑前见儿子最后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叹曰:“不意典刑兹土!”,至死不挠。其妻子被赏给功臣之家为奴。毛海峰得知汪直下狱后,诛杀肢解人质夏正,噩耗传来,胡宗宪“亲临海边望祭之,恸哭不已,军将皆堕泪不能仰视。”,毛海峰在岑港被明军所灭。

汪直被处死后,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重又严重起来。谈迁云:“胡宗宪许汪直以不死,其后议论汹汹,遂不敢坚请。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则岑港、柯梅之师可无经岁,而闽、广、江北亦不至顿甲苦战也。”

汪直:这个中国人很牛X,竟跑到日本称王

汪直是明朝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今属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很多地方误传其是王直,其实他应该是随母姓汪。徽州府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黄山,那里是徽商的发源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而生于此长于此的汪直,从小聪明伶俐,却不喜读四书五经,而喜欢做生意,嘉靖十九年(1540年)汪直乘明朝海禁政策松缓之时,与同乡徐惟学、叶宗满等人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

干走私是违法的,所以汪直投靠了海盗头子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希望在海盗的庇护下,继续走私贸易,这期间他已经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后来许栋被明军给歼灭了,汪直便自己干,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

驰马。”汪直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并接受日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属今长崎县)并以日本萨摩国的

松浦津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

此时明朝对海禁越来越严,汪直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便纠合亡命之徒,以宁波双屿为大本营,进行武装走私,号称“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围剿,都是败多胜少,收效甚微。

也就是说此时的汪直,已经沦为了海盗。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汪直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自立了一个“宋国”,自称徽王。据田汝成《汪直传》载:汪直“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汪直在长崎僭越立国为宋,自称是徽王,还在他的“宋国”设立了官员,因为他控制了要害之处,所以日本三十六岛的蛮夷大中小名们都对他俯首帖耳,归他指挥。

而此时的汪直已经成了东亚和东南亚最强的海盗势力,当时“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当时海上的贼寇,不受汪直节制的,将不能生存。)

为什么汪直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就能成为最强大的海盗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呢是西班牙人也到了中国沿海经商,他们需要汪直手上的茶叶,但是他们没有

钱,只好用手上的枪来换,他们还怕自己手上的“废铁”在汪直眼中不值钱,所以纷纷贱卖。而汪直则利用日本当时处于混战时期,将这些从西班牙人手里低价换来

的枪,又高价卖给日本人,从中谋取暴利。当然除了枪支外,日本人因为只顾混战,导致生活资源短缺,所以生活必需品也得从汪直那买。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明朝的海禁越来越严,沿海百姓不得不冒险走私,很多人由商、民转为寇、盗,然后这些人趁机被汪直所吸收,成为了他的部署。

此时的汪直直属的部队有五千人,各个装备着精良的武器,而当时东亚东南亚甚至是日本本土最强大的大名,最多的也只有三千部署左右,完全不是汪直的对手,而且他们还得靠汪直卖给他们枪支,所以他们对汪直只能唯命是从,俯首帖耳。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一个大名对汪直不满,然后汪直就将枪支卖给他对手,不卖枪支给他,于是他的枪将越来越少,对手越来越多,最后就只能被人吞掉。而汪直也深知平衡之道,一直都是拉一方扶一方打一方,反正就是不让任何日本大名威胁到他的地位,都得听他的话。

而且和一般海盗不同的是,汪直还是希望能和大明朝和平共处,甚至愿意为大明御边,只希望朝廷能开海禁,通贸易,当然了前提是贸易通道得由他掌握。

为了达此目的,汪直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然而大明朝廷背信弃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

汪直不得不再从事海盗活动,纠集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不过他的目的依然是八个字“要挟官府,开港通市”。他希望通过壮大自己的力量,让朝廷在剿灭他不了的时候,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开港通市,让他的海外贸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

重任。为招降汪直,胡宗宪先将汪直的老母妻儿放出监狱,优裕供养,后遗使蒋州和陈可愿至日本与汪直养子王�(毛海峰)交涉,遂见汪直,晓以理,动以情。

汪直见亲人无恙,又得到开港通市的允诺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是在去杭州谒见巡按王本固时,被王本固这个书呆子给诱捕了,最终汪直还被砍头。

汪直死后,其义子毛海峰发兵进攻中国沿海,倭寇再不受控制,从而导致了嘉靖末年的严重倭患。

有人会问,汪直为什么敢回中国,还大摇大摆的去杭州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他有恃无恐,因为其兵力善在外海,他死,他的部署就会攻打中国东南沿海,这就让他有恃无恐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自打他答应招安,踏上回国的道路后,就是必死的。

首先他有自己的武装,这是嘉靖所不容的。

第二他要求开港通市的前提是他要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头,这就让东林党和浙党的外贸既得利益者们所不能忍,要知道他们才是当时走私团伙最大的保护伞,东林党们有权(诸如徐阶就是次辅,为官几十年,自诩清廉,实际上家族拥有的土地就几十万亩)有钱有物资供应,现在汪直这个海盗却要占这条巨大财源的大头,东林党们怎么可能不要他死。

第三汪直不是经科考入仕的官员,作为一名非科举取士而进入体制内部的人,按一句话来讲“一日为贼,终生为贼”将会受到正统士大夫们的排斥和憎恶。

所以嘉靖和汪直的对手要他死,旁观者又不会为他说话,所以他就Facebook(非死不可)了。

不过汪直至死觉得他冤枉,他至死都觉得他是国家的大功臣“直为国家驱盗非为盗者也!”下狱时亦连声追问:“吾何罪?吾何罪?”还写下了《自明疏》,他首先说明:“窃臣(王)直觅利商海,卖货浙(江)、福(建),与人同利,为国捍边,绝无勾引党贼侵扰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夫何屡立微功,蒙蔽不能上达,反罹籍没家产,臣心实有不甘。”

他还分析了日本国内的情况,告诉嘉靖只要在广州开放海禁,允许贸易,倭患自平。历数自己剿贼的功劳后,他仍祈求嘉靖开放海禁,并承诺“效犬马微劳驰驱,愿为朝廷平定海疆。”

被斩前他只求再见儿子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叹曰:“不意典刑兹土!”伸颈受刃,至死不挠(到死也不愿意给朝廷增加麻烦),最终他被斩,其妻子被赏给功臣之家为奴。

而深知倭患之根源,和知道没有汪直压制的倭寇将一发不可收拾的胡宗宪,得知汪直被斩后““亲临海边望祭之,恸哭不已,军将皆堕泪不能仰视。”

据《国榷》卷62载:谈迁云:“胡宗宪许汪直以不死,其后议论汹汹,遂不敢坚请。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则岑港、柯梅之师可无经岁,而闽、广、江北亦不至顿甲苦战也。”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便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闽广遂成倭患的重灾区。(www.ngnvip.com)

明朝西厂厂公汪直到底有多牛?

1、汪直

汪直便是西厂的倡设人与首任掌门太监,在他的经营下,西厂曾一度“权焰出东厂”、“威势倾天下”,其手下干将和娄罗们也都个个肆展淫威,疯狂贪虐。

汪直是广西瑶族人。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初年,明廷派兵到广西“征蛮”,汪直作为被镇压者子女遣送宫中,自幼当了太监。《明史·宦官列传》载,小太监汪直最初“给事万贵妃于昭德宫”。

随着万氏在后宫斗争中节节胜出,汪直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尚未成年便已迁为御马监掌印太监。

成化十二年,北京城爆出所谓“妖狐夜出”的离奇传闻,随后皇宫中也有宫女、太监声称看到神秘黑影出没,又有一个叫李子龙的妖道混入宫中兴风作浪,事发伏诛。

这一切,都使自幼在万贵妃照料下长于深宫的成化帝朱见深很受触动,急欲探知宫城外面的世界。见汪直“为人便黠”,灵活机警,便令他易服出宫,率一两名锦衣卫化装成老百姓“密出伺察”。

另据《明实录·宪宗实录》描述:汪直“初出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样子十分诡异。

汪直外出刺探,不仅将城内情况摸了个底清,就连其同行、那些东厂太监及外派镇监们背着皇上做的坏事,也都被他一一打探分明,密报回宫。

比如南京镇监覃力朋进贡后回到当地,因“以百艘载私盐,骚扰州县”而受到当地典史查问,覃力朋竟动粗打伤典史并“射杀一人”。

汪直探悉此事立即报告,将覃力朋捉回候斩。通过这件事,成化帝朱建深坚信汪直“能摘奸”,由此“益幸直”。

鉴于东厂、锦衣卫各自形成势力,时有出规逾矩的事情发生,为便于对其监督,并弥补其劣势,建立多重耳目,成化帝朱建深特别批准汪直另立山头,在北京皇城西安门附近设立西厂,与东安门一带原有的东厂各守一端,分庭抗礼。

2、屡兴大狱

汪太监年轻得志,如愿以偿当上西厂头目,一时豪兴十足,急于“立功”。

为了与自己的假想敌东厂竞争,他不仅在短时间内建立了比东厂更为细密的特务,还设法从锦衣卫挖掘“精英人才”、引进“领先技术”为己所用,进而“屡兴大狱”以制造影响。

汪直最为倚重的心腹韦瑛,就曾是锦衣卫的百户长。韦瑛“跳槽”来到西厂后,即向急于引起轰动效应的汪直献上一份大礼:成化年间朝中贤臣不多,故而前朝阁老“三杨”声誉不衰,其门第及子孙亦颇为后人推崇。

但不久前,“三杨”中已故少师杨荣的曾孙、建宁卫指挥杨晔与其父杨泰“为仇家所告”,暂时逃入京城,在其姊夫董�家中躲事。偏这董�同韦瑛有些交情,随即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借锦衣卫这身“老虎皮”出面干预一下。

不曾想,这韦瑛最是个红脸黑心的人,当面承诺,转身即“驰报”汪直。汪直大喜,“即捕晔、�考讯”,刑讯中还用上了一种酷刑“琵琶刑”,对杨晔、杨�父子“三琶之”。

这是一种刚从锦衣卫引进的酷刑,受刑者“骨节皆寸解,绝而复苏”,其状死去活来。杨晔“不胜苦”,于是“妄言寄金于其叔父兵部主事士伟所”,汪直又不经奏请将杨士伟逮捕下狱,并“掠其妻孥”,将杨家洗劫一空。

最终“晔死狱中,泰论斩,士伟等皆谪官”,朝中另有郎中武清、乐章,行人张廷纲,参政刘福等“皆无故被收案”,酿成一起轰动朝野的大案。

此案过后,成化帝对汪直“益委任之”,汪直“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

他进而将西厂势力进一步拓展,形成一张“自诸王府边镇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罗列”的罗网;所管辖的范围也无限扩大,就连“斗詈鸡狗”的琐事也“辄置重法”,搅得市肆不宁、“人情大扰”。

这样一来,西厂“权焰出东厂上”,汪直也神气活现,每出必是“随从甚众”,公卿百官“皆避道”,惟恐被他撞上。兵部尚书项忠因逢之不避,被百般“迫辱”。明人吕毖《明朝小史》载,汪直巡查边地,所在都御史“皆铠甲戎装将迎,至二三百里,望尘跪伏”。

伺候住宿时,更是“趁走唯诺,叩头半跪,一如仆隶”。故时有谚云:“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又有人作杂剧,剧中一丑角说:“吾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

汪直气焰如此嚣张之时,竟也还没忘记他的后台老板万贵妃。《明史·后妃列传》载,汪直与佞幸钱能、覃勤、梁芳、韦兴等“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明实录》则载,仅在侦办杨晔一案中,韦瑛就先是“倾取其赀”交给汪直,其后又受汪直之命“夜入仕伟家,搜捡财物”。至于这些不义之财的去向,除部分用来“孝敬”主子之外,也少不得自己私吞。

汪直和他的娄罗们打着西厂的牌子四处苛敛、八面威风,也引来了民间“山寨”模仿者。《明实录》载,成化十四年,江西有个名叫杨福的骗子“诈称太监汪直,事觉问拟斩罪”。

由于此人貌似汪直,经常州、苏州、杭州,抵绍兴、宁波、温州、福州诸府,自己假装廉洁,却由那些伪扮的“校尉”们大肆敛财,一时收获颇丰,“有司皆承奉恐后”。

3、阴沟里翻船

汪直等人的胡作非为终于引起士人反抗。

内阁大学士商辂率万安、刘�、刘吉等阁僚联名参奏其所行不法,要求斥退汪直,罢黜西厂。成化帝起初十分恼怒,非要让司礼太监怀恩查问发起弹奏的领头者是谁。

次日,朝廷众臣也都纷纷站出来力挺商辂,成化帝“不得已”而罢西厂,命汪直重回御马监,韦瑛戍边,西厂诸旗校并入锦衣卫。

但成化帝仍“眷直不衰”,汪直也申辩说内阁的弹奏是出于“为杨晔报复”,加上御史戴缙为之游说,不久竟又下诏“复开西厂”,致使汪直气焰“愈炽”,先后“诬奏项忠”,将其罢官为民,又将左都御史李宾“褫职”。

一时九卿中尚书董方、薛远及侍郎滕昭、程万里等数十人皆遭“劾罢”,大学士商辂亦被罢去。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正如商辂等人当初上疏中所指“汪直年幼未谙世事”,他果然“栽”在自己这个短处上。

传载:汪直“年少喜兵”,也想学着前辈王振的样子“立边功自固”,于是自任监军,到边境线上四处寻衅滋事,导致境外异族首领频频犯边,先后有“伏当加寇辽东,亦思马因寇大同”,皆“杀掠甚众”。

成化帝见汪直太不懂事,对他渐渐疏远,最终将他调到南京降为奉御,“罢西厂不复设”,一时“中外欣然”。

如今回首,当其时也,以反封建为主旨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在席卷欧洲,而被古老皇权思想深深桎梏的中国,无数人们的命运还在为一个太监及其形如儿戏的荒唐机构的兴废所左右,又如何“欣然”得起来?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