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代政治家,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使原已垂危的大明王朝生命得以延续,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而张居正推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明王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那么你想关键深入的了解这位张居正吗?
张居正简介——被后世誉为明代“宰相之杰”
张居正人物简介
明朝名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使原已垂危的大明王朝生命得以延续,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祖籍安徽凤阳。明太祖封先祖张关保到归州,为归州千户所。张居正曾祖庶出,无法承世袭官职,迁到湖广江陵。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5月24日,卒于公元1582年6月20日。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领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在张居正功成名就之时,他把矛头对准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张居正除了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其具体实施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考勤,
比如一位知府(五品),年初时就要写好一份计划,不能太少,写好后自己留一份,给张居正一份。如计划过少,就要退回重写。计划通过后,以后的一年里这位知府就要为完成计划而努力。如果到了年末,核对后发现这位知府有什么事没有完成,那知府就会被贬职降为知县。如果到了县里还是如此,那就一直降下去,直到知府什么官都被削去,回家当老百姓为止。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内阁首辅、太师、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二年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时任内阁首辅的权力交接中,在徐阶的托付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历史上的张居正之死揭秘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
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
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家。张居正也是万历帝的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还未成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翊钧。张居正对这未来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钧也对张居正毕恭毕敬,尊称他“先生“。
张居正当了十年的首辅,辅助十岁登基的万历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有实无名的君王。张居正肩负国家重任,勤奋工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万历朝的大儒李贽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清代人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死后被撤销谥号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期间。明朝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整个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是他推行万历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经济得以恢复力图振兴颓势,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所以有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张居正也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史学家对他的评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把“伟大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谄”集他一身。说他徇私,善于权谋,独断专行,待人不善,搞两面派,陷害他人,表里不一,生活奢侈……虽然说盖棺论定,但是后世的历史学者,仍然还对他的功过,重新审视、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就被人弹劾。时年21岁的万历帝竟然立即剥夺他在张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赐的“太师”荣誉,撤销“文忠”谥号,而且更进一步抄他的家。可怜被困在张府内老弱妇孺,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也含恨自缢身亡,次子张嗣修被流放。
万历帝对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师,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种失去理性行为,有人认为是万历帝因为长久处于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约束之下,以及感觉到威权震主的一种反叛心理变态的发泄表现。
张居正居功至伟,万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万历也表达过感恩报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实录》(神宗是万历帝)有记录万历所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后来万历这样毫无情义行为,也是历史上认为匪夷所思的事。
不过,公道自在在人心,人还是有良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无前例。家破人亡的张居正,竟然使到当年要推倒他的反对派,抛开恩怨,义无反顾为他鸣冤;有曾被张居正打压、贬职、罢官的人如赵锦,翰林院侍讲学士于慎行上书求情和宽恕张居正;连因得罪张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复官后出任吏部侍郎,因为维护张居正,又再被降职。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处以廷杖八十,打到残废的都御史邹元标,还拖着一条拐腿为昭雪张居正而奔走呼号,不念旧恶,称赞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所幸,张居正死后还不到40年,耻辱得以昭雪。崇祯年间,张居正获得全面平反,恢复谥号,子孙亦获袭职。张居正的故居被改为“张文忠公祠”,让后人瞻仰。《明史》盛赞有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相信张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www.ngnvip.com)
张居正改革所推行的法令是什么
改革背景:“势不容于不变”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明代中叶,已经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厦,千疮百孔,破败剥落,呈现出末世之相。土地集中,财政困难,吏治腐败,外患频仍,这一连串的问题纠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力,动摇着明朝江山的基石。
明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地主阶级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侵吞大片的土地。最高统治者皇帝不仅直接占据土地,不断扩大皇庄,而且还把大量的上地作为赏赐之物,分送皇亲国戚。
豪强势力则在各地巧取豪夺,霸占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加剧了阶级矛盾,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国家税收。那些皇亲国戚、勋臣官绅,依仗特权不纳赋税,豪门富户、不法地主则勾结官府,瞒田逃税,使得“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家财政收入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却大幅度增加。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有增无减的皇室开支,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军费支出也十分庞大,北方的蒙古,沿海的倭寇,时常骚扰内地,每有战事,军费开支便直线上升。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部发兵南侵,一路杀掠,直逼京师,史称“庚戍之变”。
这一年明朝的军费开支高达六百万两,超过岁入白银的两倍。出多入少,国库空虚,当时的国家财政,已经到了不捉襟也具时的地步。国家的状况如此糟糕,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生活,更是日益穷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佃户,或外出流亡,所谓“到处灾伤,四方盗起”。
整个社会如同布满了干柴,随时都有可能燃烧起来。面对这种情势,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却一个个浑浑噩噩,居危而不知危。这些在优裕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帝王,既无处理政务的实际经验,也无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只知吃喝玩乐,骄奢淫逸,视国事如同儿戏。
眼看明朝统治江河日下,愈益衰败,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如焚,相继提出除弊兴利的主张,解决当时的统治危机和社会矛盾。嘉靖年间,大臣海瑞首先上《治安疏》,直言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的状况,要求实行变革。
其后,内阁首辅徐阶、高拱也在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相对于当时沉病难起的官场痼疾和社会弊病,要求变革的呼声和某一方面的整顿,犹如杯水车薪,远未能解决问题,危机依然存在,并且日趋严重。张居正主持的改革运动,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改革初起:“谋定而后发”
张居正出生于嘉靖四年(1525),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怀有治国抱负的张居正,十分关心当时的社会状况,嘉靖二十八年,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翰林院编修就写了《论时政疏》,尖锐地指出当时朝政存在的五大弊病,即宗室恣意横行,官吏素质低下,办事因循拖拉,边防不被重视,以及财政入不敷出。并大胆提出,要去除这些弊病,就必须皇帝亲理国政,接近大臣,广开言路,上下一心。
这表明年青的张居正对实行改革已经有了初步的考虑。由于当时世宗一意修炼,不问政事,朝中大权掌握在奸臣严嵩之手,张居正的抱负无法施展,于是,他闭门读书,研究典故,探索治国兴邦之道,等待时机来临。嘉靖四十五年(1566),世宗去世,穆宗(隆庆)继位。
张居正由徐阶的引荐进入内阁,这为他日后掌握大权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隆庆二年(1568),张居正再上《陈六事疏》,提出了六条具体的改革方案:
一、少发议论,多做实事;
二、整顿纲纪,严明法令;
三、有令必行,有法必依;
四、考核人才,赏罚分明;
五、安定民生,与民休息;
六、整场武备,激励士气。
这些主张大都切中时弊,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皇帝昏庸无能,内阁大臣又多因循守旧,所以张居正的建议仍然是一纸空文,未能得到实施。
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里,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要想施展抱负,就必须掌握大权。因此,张居正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内阁首辅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隆庆六年(1572),穆宗去世,临终前,他嘱托内阁首辅高拱以及大学士张居正等人辅佐年仅十岁的皇帝,以维持大明江山。高拱是一个老臣,在隆庆年间的内阁斗争中屡屡获胜,权势炙手可热。
但是穆宗死后,他和内廷太监的矛盾立刻尖锐起来。大太监冯保与之早有仇隙,此时双方为争权夺利,冲突更加激烈。不管结果如何,二者必去其一,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了。
张居正当时在内阁位居第二,与高拱也不相和睦。在神宗及其生母李太后的支持下,张居正与冯保联合,挤走了高拱。于是,张居正自然而然地登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实际上掌握了明帝国的大权,一场蕴蓄已久的大规模改革运动随之拉开了帷幕。
改革措施:兴利除弊 匡世救时
从隆庆六年(1572)六月出任内阁首辅,到万历十年(1582)六月因病去世,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张居正在全国上下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一、整顿吏治,选拔人才。
当时官场废弛已久,朝廷选拔官员只重资格,惟看年限,而不问能力,不讲才干,官吏大都无心任事,更不思进取,只知假公济私,敷衍塞责。针对这种现象,张居正首先加强中央权力,严肃法纪政令。
他明确规定,中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必须听命于内阁,各省督抚巡按必须听命于中央六部、各地知府县令则必须听命于督抚巡按,一级服从一级,使内阁能够有效地控制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机构。
为有效地扭转官场积淀已久的颓废风气,张居正又制定考成法,把中央要求办理的事情一一登记在案,规定期限,限令完成,并逐月考核,每年总结。失职者罢官降级,尽责者奖励升迁。在大力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的同时,张居正还果断摒弃以往论资排辈的用人方法,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
二、节省开支,去除浮费。
明中叶以来,皇帝大都追求享乐,挥霍无度。武宗喜好游玩,世宗醉心营造,穆宗也经常动用库银购置珍宝,致使皇室开支无限增加,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张居正深悉此情,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对年幼的神宗皇帝反复灌输治理国家应该节俭去奢的道理,并将国家财政的收支情况呈报神宗,力戒其随意挥霍。在尽可能节省宫廷费用的同时,张居正还十分注意裁革弊政,堵塞漏洞。
他整顿驿站,不许官员任意旅行时免费使用驿站,对公差者的用度标准也作了限制。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亲属外出,都自雇车马,不用驿站。这一改革,不仅恢复了全国的交通系统,而且大大减轻了地方负担,深受民众的欢迎。
三、抑制兼并,改革赋税。
张居正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对经济制度的改革。在以农为本的社会,田赋历来是国家赋税的主要部分,他进行土地清仗和推广一条鞭法,把各种名目的赋税徭役全部归结在一起,按田核算,统一征收,并允许农民以交纳银两的方式来代替服役,这就是著名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推行以后,占田多的就要多交赋税,占田少的或无田者大大少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赋役不均的问题,同时,这一以银两为主要结算单位的征税方法,扩大了货币的功能和流通范围,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整饬武备,安定边境。
张居正十分清楚,一个安定和睦的周边环境,对改革而言,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当时,明代的两大边患已基本平息,北方的蒙古自隆庆议和后,已息兵止戈,双方转而开始贸易活动;沿海的倭寇经过二次大的扫荡,气势已失,只剩一些余部时而骚扰海疆。
但东北土蛮和女真,仍经常侵入边关。张居正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东北一线,任用戚继光、谭纶等著名将领镇守北部边防,大力修缮边墙城关,加强边防守备系统,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基础上,对边境少数民族实行招抚。
与此同时,继续实行与蒙古的和好政策,扩大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张居正实施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出现了军民乐业的安定环境,进一步保障和发展了改革的成果。
张居正所领导的十年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政治局面有所更新,社会矛盾得到缓解,财政收入趋于好转,国家实力有所增强。业已走下坡路的明朝统治政权,一段时间内又出现了转机。
改革失败:十年经营 付诸东流
然而,张居正的改革,并没有能够持续多久。万历十年,随着张居正的病逝,晚明这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很快成了落花流水。朝廷上下出现了一股清算改革的风潮,张居正所赏识、任用的官员,相继遭到罢职、降级的处罚,而一批原被撤换,排挤掉的官员,又纷纷掌握了实权。
不久,清算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张居正。先是赠官被夺,谥号被除,接着家又被抄,亲属也遭到牵连,他的兄弟和儿子,有的入狱自杀,有的发配充军,处境都很悲惨。而张居正殚精竭虑推行的许多改革措施,也都遭到废除,可谓人亡政息,“身后一败涂地”。
一度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为什么顷刻之间就夭折了呢?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凡改革,都是针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对规章制度加以修改调整,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张居正改革的锋芒,主要指向威胁明朝统治根基的土地兼并、赋役不均和吏治腐败等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触犯那些豪门地主、庸官贪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触和反对。因此,张居正主持的改革运动,也象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那样,始终伴随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
清丈土地开始后,那些有权有势的地主,贿赂官府,隐瞒土地,还攻击清丈会导致农户逃亡。张居正不为所动,坚持清丈,规定凡有阻挠清丈者,一律从重处罚。山西代王宗室等人,就是为此而受到严厉处置的。
考成法推行后,又有人指责“执事太严”,“时政苛猛”,张居正针锋相对,把反对改革的主要官员,相继撤职、查办。可以说,每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从而造成改革的对立面。
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张居正与神宗的矛盾,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神宗十岁登基,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张居正大权在握,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实际上代行着皇帝的权力。
但随着神宗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帝王思想也逐渐滋长起来,日益不满张居正操纵一切的局面,特别是当他追求奢侈挥霍的欲望和要求因张居正的劝阻而得不到满足时,积怨更深。这种不满与怨恨,当张居正独揽大权时,神宗只能隐忍不发,一旦人去楼空,君权不再受到限制,就会恶性膨胀,为所欲为。
因此,张居正去世不久,神宗就借机发难,直接纵容并推动了那些改革反对派掀起的否定张居正及其改革措施的风潮。
如果说反对派和神宗帝的反攻清算是造成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那么张居正本人的某些局限和品行,也对改革的失败产生了一种加速作用。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张居正自然不能不带有时代的和阶级的特征。他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用人行政,不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样一来,一些阿谀奸诈的小人往往得到重用,持不同意见者则受到排挤打击。凡是得罪过张居正的朝廷大臣,无一不被降级、罢职,甚至受刑、入狱,招来杀身之祸。这种以一己之好恶、个人之是非为准绳的用人方法,既对改革的进行造成了困难,也给改革的失败埋下了危机。
此外,重权在握的张居正,尽管在晚明的官场中还比较廉洁,但也并非完全清白。他运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为家人谋求功名,长子为状元,次子在会试中本来名列二甲,神宗任意将其移入一甲二名,张居正也坦然接受。
万历以后科场舞弊严重,显官要员的儿子很多成为进士,导致人心不服,议论纷纷,乃至风气败坏,张居正是有责任的。他的家人在湖北老家也横行一方,收受贿赂。张居正十分清楚这种情况,还写信要求当地官员对此严加管束,然而却未能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因此也难免招致他人指责。后人评论说,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是有一定道理的。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