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扬不辱使命
要说春秋时期楚国最有作为的君主,恐怕非楚庄王莫属。在楚庄王之前,楚国曾几次试图进取中原,都被齐、晋等大国给挡了回去。而楚庄王执政以来,铁了心要开创霸业。他在位二十三年,锐意改革,富国强兵,扩展地盘,问鼎周室,更连年用兵,讨伐一些依附于晋国的中小诸侯国,迫使它们转而臣服于楚国。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国与争霸道路上最大的对手晋国展开决战(史称“�之战”)并取得大胜,初步确立霸权。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国大军再次集结出征,这次他们攻打的对象是与晋国关系最铁,晋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宋国。
宋国当然不是楚国的对手,很快楚军就兵临城下,包围了宋国的都城睢阳。宋人一边死守城池,一边赶忙向亲密盟友晋国求救。
晋国此时的国君晋景公得到消息,就打算动员全国的军队去援救宋国。这时,一个名叫伯宗的谋臣过来劝他:“前几年的�之战,我们出动了那么多兵马,结果还是惨遭失败,可见现在老天正在帮助楚国,我们是拗不过天意的。如果派兵救宋,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寡人何尝不知道楚国的强大?”晋景公愁眉不展,长吁短叹,“本来以前我们有很多帮手,这些年都被楚国一一收拾了。现在就剩下宋国和我们亲近,如果再不去救宋,我们这当大哥的脸就丢尽了。”
“我倒有一个办法,不妨一试。”伯宗凑到晋景公耳边,说起了悄悄话,“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到宋国去,骗宋人说我们的援兵马上就到,让他们坚守勿降。宋人有了指望,一定会拼命抵抗;楚国远征宋国,粮草跟不上,只要几个月打不下睢阳,应该就会知难而退。这样一来,我们既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又博得了援救宋国的名声,岂不是两全其美?”
晋景公觉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于是招聘了一个叫解扬的壮士,让他出使宋国,给宋人打气。谁曾想这个解扬出师不利,没等走到宋国,半途经过郑国时,就被郑国人给扣下了。郑国是前几年楚国刚刚收服的小国,正想着怎么讨楚国的欢心呢,这下天降大礼,赶紧把解扬捆绑结实了,押运到楚军前献给楚王。
楚庄王听说抓住了晋国的使者,大喜过望,马上派人拿了一堆黄金送给解扬,让解扬弃暗投明,反过来帮他去劝降宋国。解扬刚开始坚决不答应,等到楚人再三威逼利诱,才假装松了口。
于是楚军兵士找了一辆上面有了望楼的战车,命令解扬登上了望楼,对睢阳城上的宋军喊话,劝他们投降。解扬本来答应得好好的,但一等进入可以喊话的区域,他就突然扯开喉咙狂喊道:“兄弟们,我是晋国的使者,晋国正在动员全国的兵力来救援你们。情况虽然危急,但你们一定不要投降!一定要顶住!援兵很快就要到了!”看守解扬的楚兵听他这么一喊,全都吓傻了,赶紧把他从战车上拽下来,拖回楚营治罪。
楚庄王听说了事情的经过,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反而让宋军坚定了守城的决心,顿时勃然大怒,咆哮着说要处死解扬。解扬镇定自若地对楚庄王说:“作为臣子,接受了君主的命令,就一定要执行,这样才叫有信用。我是受晋国国君命令出使的,让我死可以,但国君的使命一定要完成。”
楚庄王反唇相讥道:“你明明答应我去劝降宋国,事到临头却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就你这样还敢说有信用?”
解扬淡定地回答道:“我之所以答应您,就是为了完成我们国君的命令。”
楚庄王一时想不到别的话说,便气鼓鼓地叫人把解扬拉出去砍了。
解扬却不慌不忙地环顾四周的楚军将领,说:“你们一定要记住哦,在楚国做一个尽忠职守的臣子,最终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啊!”
于是,楚庄王身边的人都劝庄王,说杀了解扬会落人口实。楚庄王慢慢地气也消了,便下令赦免解扬,放他回晋国去了。
经过解扬这么一闹,宋国相信了晋国即将来援的鬼话,果然坚守都城,而且非常争气地守了九个来月。但这么长的时间里,晋国却始终不敢发兵救宋。最后,宋国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和楚国签订城下之盟,臣服楚国。
自此,晋国的威信降至冰点;而楚国强盛一时,楚庄王终于完成称霸中原的心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