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 女娲导航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范增和张良,两个人同时是个谋士,而范增辅助项羽,张良辅助刘邦,而两个谋士,谁能更加厉害,对此范增和张良谁厉害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刘邦手下还有陈平、萧何、曹参等一群人,所以范增在历史上的形象始终不如张良。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www.ngnvip.com) 

谈范增和张良的智慧

范增和张良相比智谋陋劣立见

楚汉之争,占有绝对优势的项羽却败在了刘邦手中。人们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用人方面。应该说,从古到今,这种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刘邦当了皇帝,在和群臣议论得失天下时,高起、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刘邦自己也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杰能为他所用是夺取天下的原因所在。刘邦特别提到了项羽手下的范增,说项羽只有这么一个人才还不能信用,所以他才会败。不过,范增仅仅在项氏集团可以算作一个人才,假如拿他的智谋和张良相比,可说是陋劣立见,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政治远见

从立国执政这个大的方面来看,在立楚怀王和定都彭城问题上,范增不具有大政治家的高瞻远瞩。

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反秦,范增前往投奔,在薛地与项梁相会。他给项梁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立楚王后裔为王。他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立楚王之后,而是自立为王;而项梁渡江以后所以发展迅速,就是人们认为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项梁认同他的观点,于是在民间找了一个放羊的孩子,说是楚怀王孙子,叫做熊心,立为楚王。实在说,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范增所说陈胜失败的原因是自立为王,事实上恰恰相反,早期的反秦豪杰打的都是陈胜旗号,只有在确认陈胜已死的情况下,人们才打自己的旗号。项梁江东起事,人们追随他是因为反秦,当时他并没有打出复楚的旗号,陈婴、英布、蒲将军这些已经有一定实力的人还是归附了他。过江后,项梁作为薛地会议的召集人,如果这时候范增能够建议项梁做一个“假楚王”,完全能够为参加者所接受。立了这个楚王,楚国的人才没有蜂拥而至,倒是来了个宋义,时时处处掣肘项羽。要不是项羽果断杀了这个“卿子冠军”,项氏集团很快就会被边缘化。可以说,这是项氏集团政治上最大的败笔,始作俑者就是范增,因为他是项氏集团的谋士,而不是楚怀王的谋士。项羽失败有很多原因,立楚怀王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了这个楚王,项羽只能做一个霸王,一个比他人强壮一点儿的王,而不是天下的共主,“共主”是楚怀王。当项羽感觉到这个楚王已经成了他的绊脚石,将他杀了,很多人都背叛了项羽。这时候,当初立楚王智谋的陋劣立刻显现,不管是诸侯国还是群臣,人家背叛的是楚国,而不是主子和国家。

定都问题,有人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项羽没有听从。那个提建议的人说“楚人沐猴而冠”,项羽将他杀了。这里的楚人包括范增。在建都问题上,范增自始至终未置一词,这不是一个谋士应有的态度。如果项羽能够建都关中,就像刘敬、张良所论述的那样,刘邦能够这么容易成功吗?

再看张良。刘邦被封在巴蜀地区,张良为他讨了一块汉中之地,这就为日后兵出陈仓埋下了伏笔。劝告刘邦烧毁栈道,更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他让项羽不再把刘邦时时放在心上,直到刘邦攻陷了三秦,项羽仍然没感觉到疼痒。汉三年(前204),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刘邦分封六国后裔为王。刘邦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一连问了八个“你能吗?”刘邦都回答说“不能”,于是赶紧收回了成命。范增让项梁立他人为王,张良劝刘邦自强,这种政治上的高下,不是很分明吗?

在建都问题上,刘敬劝刘邦建都关中,刘邦拿不定主意。张良给他分析了关中的有利之处,力劝刘邦定都关中,他那个关中三面靠险、向东一面控制诸侯的说辞应该是打动刘邦的重要原因。后来燕、代、梁、淮等地有人谋反,京都地区毫发无伤,充分证明这个见地的正确。

军事战略

鸿门宴上,范增令项庄舞剑,是想借机刺死刘邦,却因为项伯从中干扰以及项羽的优柔寡断,放走了刘邦。范增非常气愤,他知道,刘邦才是项羽的主要敌人。可是,一时看得清并不代表时时想得着,张良劝刘邦烧毁了栈道,回来后对项羽说:“汉王烧毁了栈道,已经没有返回来的意思了。”作为不以计谋见长的项羽来说相信了,作为谋士的范增也应该无动于衷吗?项羽起兵北上攻打齐国,完全不把刘邦的事情放在心上。刘邦横扫三秦,项羽、范增竟然毫无动静,一心只在齐地。如果以前说刘邦有异心项羽还不能够完全相信的话,现在刘邦已经有行动了,为什么对这个主要敌人仍然是听之任之呢?既然是主要敌人,就应该把矛头始终对着刘邦,而不是齐国。齐国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解决,或者等消灭了刘邦以后再说。在这儿,并没有见范增有任何建议,我们只能说,他这种战略目标是不明确的。在范增和项羽看来,刘邦远在几千里之外,齐国就在身边,这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疥癣之疾而忘了心头之患,范增的谋略可见一斑。

刘邦西行攻秦,目标直指秦都咸阳,绝不左顾右盼。被封为汉王后,挥兵东进,目标直指项羽,在魏赵等国叛离之时,刘邦也只是分兵应对,自己所率领的大军始终摆在对付项羽的正面,战略目的始终明确。张良不曾带兵作战,却始终跟随在刘邦身边,所有大事都与张良商量,从不自行决断,所以说,战略决策是刘邦的,军事思想却是张良的。

说服艺术

说服帝王接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是谋士智谋和能力的体现。范增不懂得说服艺术,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他在下结论,而不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说到底,这种谋略是有缺陷的。

打败了秦朝,刘邦先行入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项羽非常愤怒,打算第二天进攻刘邦。范增对项羽说:“急击勿失”。这根本不像是一个谋士说的话,完全是一副命令的口气。鸿门宴上,项羽已经决定放过刘邦,可是范增不行,好几次给项羽递眼色、举玉佩示意杀了刘邦。项羽没有表示,范增又擅自叫来项庄,要他舞剑刺杀刘邦。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谋臣该做的事情。刘邦逃走,留下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对,分别献给了项羽和范增。项羽接过白璧放在了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斗,扔到地上还用剑砍碎。这完全是在和项羽置气,把内部分歧公开化。这样的谋士,真不知道他的智谋何在?这个时候,刘邦、项羽都在关中,如果有足够的理由说服项羽,仍然可以消灭刘邦集团。可是从此前的情况来看,范增说服项羽的理由是刘邦有天子之气!还是在一个毛头小伙子的时候,项羽看见秦始皇就说:我要取而代之。一个在位皇帝他都敢取代,他还怕那点儿“气”?!这种蹩脚的说辞,怎能抵得过刘邦一个“义”字!

张良说服刘邦,先问:“是谁给您出的派兵守关这个主意?”一下子就把刘邦的责任去掉了一半,面子留了一个全部。在应战还是上门解释的问题上,张良先问刘邦:“估计您的兵力抵得过项王吗?”刘邦清楚地知道,肯定不行,于是决定第二天赴鸿门宴。这才是一个谋士和主公的关系,主意是我出的,决定是您做的;失败了是我这个主意不好,像前边的守关,成功了是您决策的正确。后来,韩信要当代理齐王,刘邦勃然大怒,张良知道这时候阻止不了韩信称王,但他不明说,而是踩刘邦的脚,刘邦马上觉悟,直接封韩信为齐王,避免了汉家集团内部一场危机。尤其是帮助吕后保住刘盈的太子地位,张良的主意是让他请来“商山四皓”。这四个人是刘邦想得到的人,但是他请不来,刘盈请来了,太子之位保住了。这件事情有后妃之争、未来的帝位之争,牵涉到夫妻关系、君臣关系、兄弟关系,此类事情闪现过多少刀光血影?到了张良这儿仅仅是一句话,该是多大的政治智慧,岂是一个范增可比?

司马迁给两人的评价也是高下分明。给范增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好奇计”,大概只能出一个计策,还上升不到谋略这个层次上吧!而对于张良则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刘邦得到这个人,有可能也是天意?!《史记》没有为范增立传,并不是因为项羽集团的失败,项羽能够被列在《本纪》之中,说明司马迁没有以成败论英雄。季布、栾布能够立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只能说明,范增在谋略方面,没有留下供后人效法的事例。

范增和张良相比,高下立分,陋劣立见,可以说,他和张良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张良 范增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

张良 范增 在宣传上一直被称作《鸿门宴》

的这部电影,其的名字叫《鸿门宴传奇》,电影一开始的字幕确实是这样表现的,“鸿门宴”三个大字很恢宏,旁边跟着两个小字——“传奇”。

一看到电影的名字不是《鸿门宴》而是《鸿门宴传奇》,我就知道自己要看的是部什么样的电影了,那就是重在“传奇”,“鸿门宴”不过是个讲故事的壳而已。看完电影,果然如此,电影就是用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项庄、韩信等人做“棋子”,下一盘叫作“传奇”的棋局,电影表达的意思是要谈谈人生、说说哲理,如果观众非要纠缠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和史实相符,那就太没意思了,也根本不在一个对话层面上。

电影要谈的那个人生哲理是“选择”,刘邦选择了与项羽对抗,张良选择了为刘邦效力并与范增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貌似最牛的职业经理人韩信选择了刘邦这样的“主公”,老谋深算的范增选择了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同样,项羽选择的是感性,刘邦选择的是理性,这里也许没有对和错,他们都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对《鸿门宴传奇》的导演李仁港没什么期待,他之前的《见龙卸甲》

狠狠地伤害了我对他的信心。这一次的《鸿门宴传奇》算不上特别出色,但基本是合格的。刘邦与项羽的故事传了两千多年,鸿门宴的传说也传了两千多年,刘邦与项羽的对抗,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有个大致的轮廓,对于这一点,李仁港也没做过多的笔墨,总体上说,刘邦是理性的,项羽是感性的。刘邦的理性让他笼络了不少人,包括张良、韩信,这在当时都是比较牛的“职业经理人”。刘邦收韩信的时候比较有意思,当时谈了不少,刘邦很需要韩信效力,这时候,韩信说,我是需要利益的,就是说事成之后要给我什么好处之类的。这时刘邦说,目前天下大乱,有三个人可以收拾这乱局,范增、张良,还有你韩信。这评价相当高了,韩信很受用。不过刘邦并没有光说虚的,又补上一句,该有的利益肯定给你,这整得韩信很激动,放弃项羽选择刘邦。至于之后是否真兑现,那就两说了,“兔死狗烹”嘛。相对来说,项羽的选择是感性的,特别是对虞姬的选择上。

在电影大多数时间里,理性的选择占据了上风,包括刘邦、范增、张良等理性的人都出尽风头。感性者如项羽、韩信、樊哙,得到的都是如世俗所说的失败,比如项羽失去江山。但电影重点探讨的是更高层次的内容,霸王别姬的戏分比较重,但不单单是为了浪漫,而是为了展示霸王虽然失去了天下,却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与虞姬的传世、与范增的情同父子、与项庄的手足情深。理性如刘邦者貌似胜利,兔死狗烹杀掉了所有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却是一个恶人。

电影把鸿门宴以一个棋局来展示,最后范增的那句话非常点题,“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这也有关选择,表面上看,足智多谋的范增和张良很强大,但最后都是失败者,刘邦称帝,项羽自刎,看似分出胜负,其实也各有失败。两败俱输,对于刘邦项羽两大集团如是,人生亦如是。我认为,这是《鸿门宴传奇》最终要表达的内容。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