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 – 女娲导航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史称“孝庄文皇后”。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孝庄文皇后吗?

孝庄文皇后——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政治家

孝庄文皇后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出生。

年轻时期的孝庄文皇后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后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仍然排第二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后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后封为固伦端献公主)。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嫁皇太极为侧妃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

受封庄妃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布木布泰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在后宫中受到皇太极专宠,统摄一切的是她姐姐宸妃。

中宫-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年03月15日)在盛京(今沈阳)皇宫的永福宫生皇九子福临。

尊为太后

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今北京)。

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皇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孝庄太后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平定三藩时,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她的表率行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

人物逝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一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枢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

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太皇太后:大清最了不起的女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岁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但这位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却并没有被康熙安葬,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

三十多年的时间,康熙始终不葬祖母,虽然事后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于情于理,这话始终说不通。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最讲究“入土为安”。感情深才更要及早入土安放,但康熙却没有这样做,这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

根据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告诉康熙,太宗的陵寝奉安已久,而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为自己重新动土了。况且自己还挂念着顺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当然,这只不过是史官的一面之词,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难以全部信服。

关于孝庄太皇太后,很多影视剧里有过描写,有宁静演的《孝庄秘史》,有斯琴高娃演的《康熙王朝》。宁静演的是孝庄太后年轻时候的事儿,斯琴高娃演的是孝庄皇太后中老年时候的事儿。这两部电视剧虽好,却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事。围绕电视剧,再加上仔细研究史料,我们一起去探索孝庄太后这个大清最了不起的女人的一生。

孝庄太后十三岁时嫁给了皇太极,她与皇太极共度了十八个春秋。在这十八年中,颇具头脑的博尔济吉特氏,在风云变幻的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中,领略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也学到了很多得以自保的本领。她由一个单纯的蒙族姑娘,变成了一位老辣的政治老手。最主要的是,她学会了高屋建瓴地把握政治局势的巧妙艺术,还具备了一般女性不可多得的政治智慧。这些本领,在以后四十五年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有非凡的魅力和心机,又颇具政治才干,但却满足于躲在幕后,辅佐儿孙。她的容貌倾国倾城,她还敢爱敢恨,兼具慈悲和智能,辅助成就了大清两百六十七年霸业。她演绎了中国旷古最完美女人的故事!

一、辅佐皇太极

有些史书中称庄妃为“女诸葛”。这样形容她并不为过。明崇祯十五年,蓟辽总督洪承畴在解锦州之围时被清军生俘,皇太极看重他的才干,想收降他。谁知臣将们苦费心机,洪承畴不仅不降,还采取了绝食行动以示他不事二主的忠心。正当群臣无计可施之时,庄妃亲自上阵了,当时她只有三十岁,扮为汉族侍女,其貌格外俊俏。于是,就在洪承畴绝食的第四天,一位汉族装束的俏丽女子推门而入,并呜呜咽咽陪坐在洪承畴的身边。此时的洪承畴并无戒心,以为是同病相怜,就谈了起来。并联想起自己的娇妻爱子,百感交集,也泪如泉涌。那女子一面为他拭泪,一面悄声劝道:“大人,人若求死太容易了,可求生就难了。

明朝犹如一座大宅,大人你就是明朝栋梁,如果大宅没有栋梁来支撑,那怎么可以呢?当前,明清两国势均力敌,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共同兴旺。以大人的威望,若能保全性命,从中调停,把弄僵的局面扭转过来,达成协议,不是既报效了朝廷,又造福了天下百姓么?”洪承畴沉吟不语。那女子又乘机娓娓道来:“大人就算不顾及家人与小女子的情谊,也应顾及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但是……”洪承畴欲言又止。她又忙道:“清主仁慈宽宏,决不会为难你的。”洪承畴在她的婉言相劝之下,终于降了清朝,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确保福临位

崇德八年,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兴旺,气势日上。皇太极踌躇满志,正谋划下一步战略,却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皇太极死后,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庄妃为了让儿子福临就位费尽了心思。当时有资格竞争皇位的人有两个,即: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皇太极的大儿子肃亲王豪格。首先,多尔衮手握两旗部队,都是精兵勇将,他个人战功卓著,威望正隆,并有豫亲王多铎和武英郡王阿济格的效忠。其次,豪格不仅是亲王,还是众兄弟中唯一封王的。

庄妃暂时放下因皇太极之死带来的巨大悲痛,为了儿子福临全身心地投入到夺位之争中去。她知道既要保住皇太极打下的江山,又要完成中原的统一大业,豪格和多尔衮,无论谁登基,都免不了引发一场大内战。孝庄明白内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扶立幼主;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有四五个,哪个小皇子适合呢?孝庄开始施展手腕笼络多尔衮,使多尔衮采纳了她的方案,致使她把儿子福临抱上了御座。

然而此事却并不简单,若想福临即位,需要有实力派的支持!庄妃为了大清江山,也为了自己的儿子福临,她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利用多尔衮,争取多尔衮!于是,她用了一个女人可以用到的全部手段和政治家所有的谋略,使一向将大一统视为己任的多尔衮与自己达成协议:坚决拥护福临登基。这场皇位之争,庄妃不动一刀一枪便化解了。福临即位之后,次年改为顺治元年,当时三十一岁的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孝庄皇太后”。

三、祖孙情浓

顺治帝在位十八年,因患天花,二十四岁就身亡了。年幼的康熙皇帝,在孝庄太后的扶持下登基。玄烨在祖母的教导下,在幼年“勤问好学,嗜好书法,留心典籍;由于过于疲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孝庄太皇太后让自己的贴身侍女、聪明灵巧的苏麻喇姑帮助玄烨学习蒙文。玄烨的文化功底在孝庄太皇太后的督导和影响下非常扎实,为后来处理国家大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为了爱新觉罗的政权,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鳌拜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他专横跋扈,目无幼主,滥杀无辜,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篡夺皇位。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因为当时有女子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孝庄太皇太后不得不间接关心朝政。她经常告诫康熙帝:“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说:“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子亦无疚于厥心。”康熙帝把这些治国修身之道铭记于心,并能用于行。

在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中,孝庄太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庄皇太后拨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她特别支持康熙平乱。她提倡节约,这也影响了康熙、雍正两朝。康熙皇帝及群臣要给她加上徽号,孝庄太后说:“自叛逆以来,到今天已有八年,皇帝焦心劳思,故得盗寇削平,海宇宁谧。皇帝应受尊号,以答臣民之望。我处深宫之中,受此尊号,于心未惬。此典礼不必行。”她说都是皇帝的功劳。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孝庄太后突然右侧身瘫痪,言语不清。玄烨得知此事时,正在外地巡视,他昼夜兼程赶回。期间特别关心孝庄太后的病情,十六天中,看望祖母达三十次。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孝庄太后又一次病倒,且病情甚重。玄烨昼夜守候在祖母的病榻旁,衣不解带。他“遍检方书,亲调药饵”。每次祖母吃药前,他先“亲尝汤药”。为了祖母的病情,可谓是尽心尽力。期间他传谕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并决定祈祷上天保佑祖母早日康复。

他不骑马,不乘轿,步行到天坛以示诚心。他跪在地上,面对上苍,虔诚地恭读自己亲自撰写的祝文。嗣天子臣玄烨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虔治药饵,遍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眇躬,夙蒙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二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

玄烨读罢祝文,早已泪流满面。他发自肺腑的祷文,使得在场的臣子无不落泪。不难看出,康熙大帝之所以能有作为,开创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其中也有孝庄文太皇太后的一份心血。

四、葬不从夫

孝庄太皇太后的性命并没有因为玄烨的至孝而留下,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皇太后薨于慈宁宫,结束了她丰富曲折的人生,时年七十五岁。孝庄皇太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由于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所以在孝庄太皇太后死后,康熙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因为康熙帝玄烨对祖母的敬爱与思念,他在悲痛欲绝之时给祖母大办丧事,甚至不惜违背祖制。在清朝只有先帝驾崩,嗣皇帝才能割发辫,可玄烨毅然割了发辫。二是孝服用布。满洲旧制:国有大丧,皇帝及宗室公以上,孝服俱用素帛。而这次孝庄太皇太后丧事,玄烨一改旧制,谕令“今孝服俱改用布”。

后宫的三千佳丽中,只有皇后是皇帝的正配。皇后是后宫之主,但并非都是母仪天下的典范。千百年来,这些高贵的女人可谓百花齐放:她们有的可助君治国,有的阴险毒辣,有的和顺懦弱。孝庄太后的功绩却是历代任何一位皇后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孝庄太后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国第二个武则天,但孝庄太后却没有那样做,只是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着实是最让人敬佩的。(www.ngnvip.com)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太极借机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衔。至此,四大贝勒,仅剩他和代善两人。

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皇太极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联络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为了拉拢蒙古,清初的后妃多为政治联姻,蒙古科尔沁部的哲哲成为皇太极的大福晋,顺利成为了皇后。之后哲哲的两个侄女也嫁给了皇太极,一个就是布木布泰,另一个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 皇太极的十四个女儿,十个嫁去了蒙古。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努尔哈赤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他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这既可以解除后顾之�,又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共同对付明朝。皇太极二次入侵朝鲜。朝鲜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沈阳为人质。

皇太极对蒙古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天聪二年,达成共同征讨林丹汗的协议。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势力大衰。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九年初,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一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统一了漠南蒙古。

天聪十年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哲哲成为皇后,皇太极钟情的“关睢宫”宸妃海兰珠排第二,“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位居第五。

崇德五年七月,皇太极带病急援松锦之战,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皇太极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孝庄毛遂自荐扮作待女,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崇德六年宸妃因皇子之死抑郁成病而逝,皇太极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宫中,年52岁。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嗣。福临的异母长兄豪格和叔叔多尔衮争位,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折中方案,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顺治元年四月,顺治帝在笃恭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

本已投降农民起义军的镇守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因不满起义军对其家属的侵犯,遂一怒而去。李自成得到消息,于四月十三日与刘宗敏率兵前往征讨。吴三桂谒见清摄政王多尔衮,请求多尔衮入援。多尔衮立即下令清军三路入关,向农民起义军阵地发动猛攻。起义军寡不敌众,刘宗敏受伤,李自成只得下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返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三十日,李自成以郊外祭天为名撤出了北京。

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城,多尔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 顺治元年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福临即位改元顺治,不久,母后孝庄就依多尔衮之意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

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紧逼下只得委曲求全,不断加封多尔衮,使其不会废帝自立。顺治元年十月,加封为叔父摄政王,旋即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停止多尔衮御前跪拜。最后约在顺治四年年底,孝庄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

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顺治五年多尔衮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豪格下狱,四月豪格死于狱中,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顺治七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多尔衮死后两个月,苏克萨哈告发多尔衮曾“谋篡大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诸王大臣也纷纷上奏多尔衮独擅威权。顺治下诏削去多尔衮爵位,没收财产,毁墓鞭尸。

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福临亲政,废除了汉官不能掌印的规定,大力提升汉官的地位,不久在范文程的引荐下结识了洋人传教士汤若望,对汤若望恩宠有加,封通议大夫。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聪明、漂亮,但喜欢奢侈,而且爱嫉妒。福临借此要求废后另立,大臣们屡次谏阻,福临仍然坚持己见,孝庄只好同意。顺治十年八月,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顺治十一年五月,福临再聘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妃,六月册为后。可是,福临对这位新后仍不惬意。不久,他便以从未有过的炽烈感情倾注于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董鄂氏时已嫁顺治异母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嫡福晋,但皇上爱上了她,襄亲王为此羞愤而死。董鄂氏服丧刚二十七天,顺治帝便召她入宫,册为“贤妃”,并下令大赦天下。仅一月有余,顺治十三年九月,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福临准备二次废后,蒙古女人失去中宫主子之位,势必影响满蒙关系,倾动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孝庄对儿子的举动进行了抑制。结果,母子间出现隔阂,顺治皇帝公然下令抠去太庙匾额上的蒙古文字。董鄂妃主动周旋于皇后妃嫔与皇帝之间,缓和调节矛盾。皇后生病,她“五昼夜目不交睫”。恪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汤喂药。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颜观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无异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废寝食”。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太后简直离不开她了,并视如亲女。她甚至不肯超越礼制和顺治同桌吃饭,她不干政却反复规劝顺治理政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百姓。 董鄂氏的书、画、经、史、佛学等均有相当的造诣。 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产下一子,四个月后不幸夭折,丧子的悲伤使她郁郁成疾,顺治十七年八月,董鄂氏病故。皇帝遭此打击,精神颓落,恹恹无生趣,未出半年,患天花而逝,年仅二十四岁。

玄烨十岁时生母佟佳氏亡故,便由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照看。孝庄太后不但关心他的起居,而且对他的言语举动都立下规矩严格要求。董鄂妃的四皇子夭折后,在孝庄太后的坚持下,福临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八岁的玄烨才得以即位,玄烨亲政后凡大事必先请示孝庄,孝庄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孝庄逝康熙依其遗愿,灵枢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