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 女娲导航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在90后一代的人,都会看过《封神榜》,而这个电视剧中的姜子牙,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还是单纯只是神话一般的人呢,对此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姜尚字子牙,是东方夷人。他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故又称吕尚。夏以后,吕姓子孙繁衍分化,吕尚家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但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一晃吕尚就成了七十多岁的老人,而抱负仍然不能实现。后来他听说西方周文王思贤若渴,便来到陕西岐山脚下,渭水河边。 关于吕尚遇文王的经过,《史记》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吕尚假装在�溪钓鱼,期待着文王来临。这一天,文王出土打猎,路过�溪,见到正在垂钓的吕尚,两人搭上话,越谈越投机。吕尚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自己安邦治国的见解。文王无比钦佩,高兴地说;“您正是我祖上太公�父所盼望的圣人呀!”从此吕尚又得了个“太公望”的别号。文王与吕尚同车而归,封吕尚为太师。另一种说,文王暗中集聚力量,企图反商,被崇侯虎发觉,报告给商纣王。纣王大怒,把文王抓起来关进梦里(今河南汤阴县北)。文王手下的大臣散宜生和闳夭知道吕尚很有本事,请他来,三人商议出一条妙计:搜寻美女、骏马、珍宝献给纣王,表示周对商的“忠诚”。贪婪的纣王果然中计,释放了文王。文王回国后拜吕尚为师。 吕尚给文王出主意,首先“修德以倾商政”。商纣王贪酒好猎不得人心;周文王便禁酒止猎,争取人心。商纣王肆意压榨百姓,人民困苦不堪;周文王则实行“裕民”政策,即有节制地征收租税,使人民有些积蓄,发生努力生产的兴趣。商纣王招诱奴隶,引起其它小国的怨恨;周文王就制定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的法律,意思是:奴隶逃亡就大搜索,“谁的奴隶归谁,不许藏匿逃亡奴隶。这样,大大提高了周在诸侯国中的地位。甚至虞、芮两国之君为争田地打官司,都愿跑到周来解决,因为他们都承认周文王是“仁人”。天下诸侯听说此事,都认为周文王是“受命之君”,有四十多国归顺了周。接着,吕尚替文王筹划向周围发展势力。周依次“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邗”、“伐崇侯虎”,这些都见于《史记·周本纪》。周原甲骨中还有“伐蜀”、“征巢”的记载,可见周不但向西,而且向南开拓疆土,势力直达江汉流域。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造成了包围商的形势,吕尚的计谋是成功的。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尊吕尚为“师尚父”,即“师之,尚之,父之”的意思。吕尚辅佐武王代纣。出师前,卜龟兆,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只有吕尚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主起兵。果然弄得商纣王措手不及,周灭掉了商。武王占领殷都后,把纣王储存在鹿台的钱和储藏在钜桥的粮散发给穷苦的百姓,并且为商朝的忠臣比干的墓添加封土,还释放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从而深得民心。这些主张也大多出自吕尚。 周取代了商,武王为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的疆土,采取“封建亲戚,以屏藩周”的政策。吕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县)。吕尚赴齐国,走得很缓慢。这天,他住在一家客店里。店里的人对吕尚说:“我听说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您睡得这么安稳,大概不是赴国的人吧!吕尚听罢,连夜起床登程。黎明时分,他来到营丘。正赶上莱国夷人进攻营丘,吕尚及时击退莱人。这件事说明,吕尚虽然是开国元勋,但他没有居功自傲,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吕尚治理齐国,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简单适宜的政策,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统观吕尚的一生,他算得上商未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www.ngnvip.com) 

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存在吗

姜太公,又是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在历史上他有很多名号和称呼,史称太公望;史书皆称吕尚、吕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姜子牙在历史上是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相传他是齐国的功臣,又称姜尚的先世为贵族,故为吕氏,曰吕尚。姜太公身上有太多谜团。据史书记载,姜太公生於商更丁帝八年八月初三(西元前 1211 年),卒於周康王六年(西元前 1072 年),一共活了139 岁。 关于他的记载,在史书上也不甚清楚,且十分复杂,《吕氏春秋 首时》说:“太公望,河内汲人也;”在另一个说法里,也就是在《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也说他是“东海上人”。

看来姜子牙是的确有此人。姜子牙的姓氏在很多年之前乃炎帝后人,属于羌人。羌与夏人同族,这两个民族与商是势不两立的,因其先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为吕侯,赐姜姓。据说,姜子牙的先祖本来是个贵族的,但是由于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沦落为庶民了,生活困窘,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在商朝的首都卖牛肉,也做过卖酒的营生,但是这些都不是他的目的,他想要的不是这种淹没在平凡日子里的生活,而是为了名垂千古,为了兼济天下而不懈努力着。

他虽然很贫寒,但是却没有放弃学习,即使身处逆境仍有一颗上进的心,他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要得到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姜太公等待着这一天,在机会没有来临之前,他不断地提升自己,勤奋钻研,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治国,为匡扶天下,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姜子牙未辅佐周文王前,生活十分潦倒,人生失意的他,要强撑着。三十二岁时,因为商朝战争不断,他为了躲避战祸,跑到山上修道,经过四十年的苦修,回到了家乡,因为年纪大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好暂时投靠在朋友的家中。整日吼着要报国的姜子牙,却没有任何的作为,经常受到妻子的冷嘲热讽。

姜子牙一等就等了七十二年,姜子牙的机会终于来了,此时的姜子牙已经是个垂垂暮已的老者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俗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便向他请教治国的问题,姜子牙由此而被拜为大师。  

历代对姜子牙的评价

商容:“视其为人虎据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见利即前,不顾其后,故君子临众,果於进退。”

晏婴:“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

楚国下大夫:“齐自太公封国建邦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甲数万,足可与楚抗。

孔子:“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孙武:“昔 殷 之兴也, 伊挚 在 夏 ; 周 之兴也,吕牙在 殷 。”

司马迁:“太公至国,�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司马贞:“太公佐周,实秉阴谋。既表东海,乃居营丘。”

李商隐:“武故时非无臣也,然其卒佐武,有牧野之誓,白旗之悬,果何人哉?非太公望不可也。”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石介:“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遂弃其国,不往就之,见其君,进其说,晏安坐于�溪之中,忍其君不道,俟其国将亡者,吕望之心也。”

罗大经:“太公之鹰扬,伯夷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太公处东海之滨,进而以功业济世。伯夷处北海之滨,退而以名节励世。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故各为世间办一大事,可谓无负文王之所养矣。”

郝经:“��乎大哉,齐之风乎!表东海者,其太公乎?显与西土,而国之东乎。不显惟德,祗称其功乎。敬胜乎怠,神道之充乎。心存不忘,尧、舜之中乎。乃武乃文,圣德之同乎。于乎不能忘,三代之隆乎。”

胡布:“子牙猎渭水,叶梦为帝师。望重名益崇,太公俟子来。殷授太阿柄,兴王阐鸿基。一怒天下安,熊罴实佐之。如何上古书,《誓命》无一辞?圣道薄武功,用变当天时。穷兵非得已,凶术尚谁咨。黄帝革不享,扬威树旄旗。尧民服四罪,干戈�已隳。孔圣鄙军旅,尚力德已衰。修德保宗社,教民战无违。熙熙安耕凿,此道宁可期。”

黄道周:“太公尚父,霸王之辅。渔猎以归,修德用武。学擅阴阳,韬分龙虎。黄钺白旄,挥之如麈。伐取商残,开笃周祜。后世谈兵,宗之为祖。”[

唐甄 :“为将军者若吕牙,为巡抚者若召� 。” 

陈志岁:“兵权与奇计,何妨出屠酤。白发感知遇,壮心翻胜初。姬昌得所望,君臣比水鱼。人世重功业,贵谋民康如。得道伐失道,顺势但一呼。”(《江南靖士诗稿·姜子牙》)     

    

女娲故事会
历史趣闻   奇闻异事 灵异恐怖 科学探索 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女娲养生之道网,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
哲理,读一年
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Readers' contributions

女娲导航,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其实,你可以很优秀!

You may also like...